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智力开发是教育机构、社会和家庭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有意识的影响。包括: 给儿童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丰富其生活经验和感性知识;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等。儿童的非智力因素,如儿童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良好的意志品质及学习习惯等,对促进儿童智力发展有重要作用。[1]

中文名

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出生

8小时

方法

亲情教育法

用途

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

概述

研究发现,婴儿就会模仿母亲吐舌头;喜欢看人脸和黑白分明的图片或汉字;目光能追随距离眼前20厘米的物体。如果让他趴在床上,用手抵住两只小脚,他就会向前“爬行”。母亲若在水下分娩,婴儿会在水中游来游去。而像“爬行”、“游泳”等先天就有的能力,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训练,几个月后就会自然消失。

在日常生活中,不让婴儿学爬,生怕孩子爬行时弄脏手足或伤及身体,是不可取的。其实,只要细心照看,让其爬行很有益处。对学会爬和没有学会爬的同龄婴儿对比观察发现,会爬的婴儿动作灵活、敏捷,情绪愉快,求知欲高,充满活力。而爬行少或不会爬的婴儿,由于接触的新鲜事物少,往往显得较为呆板、迟钝,动作也缓慢些,且易烦躁。因此,婴儿爬得越早越好。

三岁以前的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通过对近千名婴儿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若以17岁时的智力为100,8岁时进行开发,只能开发 20%,4岁时进行开发却能达到50%,而更大的潜能开发在3岁以前。所以,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开始把生命最初3年儿童的发展,作为本国21世纪争雄世界的第一战略。

目前在家庭中,父母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不惜掷重金。但在3岁以前,他们却将孩子交给保姆或寄养在别人家中。实际上他们将孩子一生中最宝贵的潜能开发的时机丢掉了。世间不存在什么神童,只有低能、聪明和特别聪明的区别。3岁能背寓言、4岁会讲英语就意味着这个孩子是神童吗?完全不是!这仅是一种智力的早期开发而已。父母应当清楚,所有的孩子都可能生来就具有世间罕见的才能。问题在于如何选择时机和方式去开发它。正像学者所指出,幼稚教育从3岁开始已经太晚。没有什么工作比抚育出头三年的婴儿更重要。人类的聪明才智是靠科学和实践得来的,并非大脑自发产生的。“狼孩”从小就由狼“抚养”长大,其外貌虽与人类无异,但却不具备人类的知识和才能。由此可见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

方法

早期智力开发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母亲和周围的人要对孩子表现出友好、喜爱和鼓励。这种情感教育应该贯穿于早期教育的始终。只有孩子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他才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信任感,并作出友好的反应;才会促使孩子积极主动地探索外界环境、尝试新事物。亲情教育可以促进孩子情感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在孩子还不会走路时多抱抱孩子,亲切地抚摸孩子的身体,对孩子微笑,与孩子“对话”,哪怕孩子听不懂,也能很好地促进孩子心理和情感的发育。

二、感官刺激法

让孩子多接触外界环境,通过对孩子感官的刺激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这种方法对0岁~3岁的孩子尤为重要。拿色彩鲜艳、形象生动、带响的玩具,让孩子去看、去听、去摸。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扩大孩子的视野,看看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听听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雨声、松涛声、鸟叫声等。给孩子唱唱儿歌,放放音乐,以发展孩子的感知能力;为孩子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搭积木、玩玩具、穿脱衣裤、扣纽扣、撕纸、剪纸、做泥塑、玩水、玩泥沙、折纸等等,以发展孩子的操作能力;要多与孩子交流,让孩子早听、多听成人讲话,鼓励孩子大胆说话等,以发展孩子的语言和记忆等思维能力。

三、游戏学习法

游戏学习法是幼儿认识世界的最佳途径,是学龄前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方法。根据前苏联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佳发展期理论,孩子在学前年龄段最适合在游戏活动中接受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活动方式,其中的智力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智力的极重要手段。我们一定不要把孩子关在书房里或教室里,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

四、宽松教育法

要鼓励孩子积极的探索行为。当孩子能动手、会走路后,他们对什么都有新鲜感,什么都爱去摸一摸,有时他们的“破坏”行动会让你哭笑不得。他抓到纸会撕,碰到东西抓起来就到处乱扔,他会在床上、床下、桌子底下到处乱爬,会热衷于打水、玩沙、玩泥巴,总之,家里的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他的玩具,哪怕是自己的口水都会用手指玩得津津有味。这实际上是孩子观察世界的积极思维,是孩子探索心理的开始萌芽,是孩子好奇心的一种表现。作为父母,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地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尝试,千万不要随意限制孩子的行动。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会阻碍孩子的创造力,影响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养成胆怯的性格。

五、情商培养法

要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孩子与同伴一起游玩,并尽量让孩子自己处理争端。这样可让孩子学会合作、学会同情、学会帮助、学会谅解、学会解决争端等,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打针、吃药,要教育孩子控制吃零食,以免影响食欲……这些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生活上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长大一点后,还可让他适当地帮助做点家务。这样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让他能够积极自信地面对人生。

总之,每个孩子的身心发育都不是完全一样的,是不同步的。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但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各位家长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相应的早期教育。既不能好高骛远,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期智力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