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还未盈利,有没有办法让高管入股?


昨天,有一位朋友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餐饮公司还没有盈利,有没有办法让高管入股?” 相信很多老板也关心这样的话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不盈利的企业如何做股权激励。

我从三个角度来进行回答:

1

为什么要给员工股权?

不给员工股权行吗?

老板想给员工分股权,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

1、别的企业都在做股权激励,我的企业不做就落后了,不合潮流,会被淘汰。这种类型的,我们通常称为“跟风者”。

2、老板为了分担压力,化解风险。因为现在老板开店的成本太高了,房租、人工工资,尤其是高管的管理非常不容易,给员工股权之后,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减少管理成本,这样可以提高收益,化解风险,减轻企业管理和资金的压力。

3、交钱交心,让员工掏钱入股,绑定员工,给员工带上金手铐,让员工上船容易下船难,死心塌地跟着企业发展。

4、老板发自内心的想让员工分享企业的财富,让员工分享企业的成果。

当然,你也许是有其它的原因。也许老板在做股改时,这四种想法均有,但哪种是自己最主要的想法呢?

老板的出发点不同,股改的结果可能不同,老板的出发点不同,员工的感觉也不一样,老板的出发点不同,在进行股改过程中所适用的方案也可能不同。

2

高管会不会入股呢?

《易经》中有一句话 “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翻译过来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老板和高管的身份可以互换以下,如果自己是高管,会不会入股呢?

作为老板,首先要衡量一下自己在高管心中的位置,是不是让高管已经受益,高管是不是真正信任自己?双方的交情是不是足以达到入股的程度?

如果彼此有信任度,入股有可能,如果彼此没有信任度,高管是不会入股的。

高管入股本质上是一种投资行为,如张三投资买房子,张三认为房价会涨,且张三手中有钱,则张三买房子的可能性会很大,但也不代表张三一定会买房子。因为张三的投资喜好,以及张三投资选择可能会比较多,买房子未必是张三的首选。

但如果张三判断房价不会涨,张三手中也没有钱,则买房子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张三不会主动去干赔本的买卖。

高管入股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如果高管看好企业的未来,手中资金充裕,且对老板充分信任,则其可能会选择进行股权投资,相反则其会放弃对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经营的好坏,高管心中知道,鉴于老板和高管的信息不对称,老板很难从高管处得到真实情况,高管也很难对老板说实话。

换个角度讲,哪个员工会对老板说,我不看好你的企业,你给我的股权价格太高了。因为信息不对称,最终导致股改方案很难达成一致。

3

用什么工具让员工入股 

如果高管有入股意愿,采用的方式要进行量身定制。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投资额不一、老板的个人财富不同、高管的经济水平差距较大、个人的资金承受能力不同、以及老板和高管之间信任度的不同,都是我们在给企业做股权激励方案是要考虑的因素。

结合不同的情况,制定的激励方案也会有不同。针对不盈利的企业,究竟该如何进行激励呢?我们通常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干股激励方式

当高管手中资金不足,且对企业未来前景不太看好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干股激励方案。

所谓的干股激励方案,就是不用员工出钱,还能分到企业的利润,好处是减轻员工的入股压力,不好的地方就是风险全部在老板身上。

适用的情形是员工手中资金不足或者对企业前景不太看好,此时无奈之下,只有采取此种方案。

比如我们可以事先约定,企业年终利润在100万以内,高管分的年终利润的10%,年终利润超过100万以上的部分,员工可以分得年终利润的20%,这样会激发员工动力,上不封顶,员工干的越好,分的越多。

2、期股激励方案

期权激励就是事先不让员工拿钱,待员工分到钱之后,再用分红分到的钱来买股份,如按揭买房。前提,老板对高管能力信得过,事先约定给某个高管5%的股权,约定好价格。该高管应该出50万购买,为减轻购股压力,可以让其分三年还清购股款。

按照约定,该高管在年终分红时,分得30万,其中20万用来归还购股款,剩余的10万用于高管的消费。高管用这样的方式来购买企业的股权,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目的,既挣到了钱,又拥有了企业的股权,同时高管还没有购股的压力。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比喻,期权激励类似于我们排号买新房,房价即使上涨,该员工也不用再出高价购买,依然按照原来约定好的价格购买。适用于新入职的高管,因老板对其能力还不了解,可以对该高管设定一定的考核。

比如工作满一年,在企业创造的年利润不低于200万,则该高管可在满一年以后,达到上述条件,以约定好的价格来买企业的股权,这样企业既对该高管的能力进行了考核,同时高管对企业有了了解,双方达成入股协议,水到渠成。

在入股方案中,还有虚拟股方案、管理层定增方案、裂变创业方案,注册股方案,注册股方案还分是直接持股方案还是采用持股平台方案,都需要顶层架构的设计。

总结,这两年,股权非常热,在许多老板眼中,股权成了激发员工动力的灵丹妙药,一股就灵。但我们知道,企业是一个全息的体系,环环相扣,每一步都得重视,如果股权是一个成功企业的标配,不代表做了股权的企业就一定成功,就如带了拳击手套的人,未必打得赢拳击比赛。

企业的股改方案需要进行量身定制,才能真正有效。切勿盲目跟风,照搬照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公司还未盈利,有没有办法让高管入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