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洞见》的一些感悟

  身边有些朋友信佛吃素,一起吃饭的时候总有些尴尬,怕自己吃肉会给对方造成不适。再者从小接受的是唯物主义哲学,佛教, 不是有神论么,这怎么能相信呢?这是我曾经的一些肤浅的认知,通过听樊登老师讲解的《洞见》,我对佛学有了一点不一样的认知,以下是学到的一些新观点。

《洞见》是一本进化心理学的书,从科学的角度解读佛学为什么是可信的。


无常 苦、无我

无常就是变化。

苦,你在追求一些东西永远停不下来。有人说等我买了房子就开心了,等买了房子,你又想更好的装修,有了装修你又想更放置更好的字画,欲望一点一点的来,从未停止。

无我,佛陀最早讲“无我”的时候,他说人是由五蕴组成:色、受、想、行、识。为什么五蕴是空的?逻辑是这样的假如我们认为“色身”是我,那么我不会做不对我不利的事情!但是我们的色身常常做对我们不利的事情,比如生病、衰老。我们的感受会让我们烦恼。从进化角度来看无我的概念:在狩猎时代发展出我的概念,就能够帮我们占有物资,保护自己,向他人证明自己的力量,更好的生存下来。既然无我,那由谁来掌控我的人生呢?我们大脑有七大模块组成(自我保护、吸引配偶、保住配偶、建立友好关系、关爱亲属、保持社会地位、预防疾病)。一会这个模块占上风,一会那个模块占上风,有时几个模块一起作用。举个例子,你有一份定额的钱,你愿意过多久拿到它,假如你晚点拿到它,我多给你点钱。人们发现在经济学的课上,让学生做选择的时候,只需要给其中一部分学生看一张美女的照片,这些人选择延迟拿到钱的耐心就会大大降低。因为你的求偶模块开始出现并掌控你。你以为你头脑中有一个首席执行官,然而外界的环境一点点的变化,你的选择就变了。


空也有另外一个说法叫“无相”。人们不相信“空”是因为人们相信很多东西有本质。比如杯子是用来喝水的、电锯声是烦人的、鸟叫声是欢快的。人类做的最奇怪的事情是拍卖。有人愿意花巨款买一双明星穿过的鞋子、名人用过的尺子,为什么呢?人们为什么会为这样虚妄的东西买单呢?人们认为这个物品身上有一些独特的、不一样的特质,觉得它有一个本质是名人用过的。了解“空、无相”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对事物的认知会比平时的观点更真实,从事物的”本相“来看,我们对这些事物的反应并不恰当。当我们认为一个杯子的本质就是装水的时候,这个杯子和我都不自由了,它就只能完成这一个责任,但实际上它很有可能有更多的用途。

贪嗔痴三毒

“贪”是贪 爱,“嗔”是憎恨,贪爱和憎恨加在一起,导致的幻觉就是“痴”。这三毒是导致我们痛苦的主要根源。作者有一次禅修期间,隔壁人睡早了还打起了呼噜。作者就对这个人产生了憎恶。产生憎恨之后,他突然去寻找那个憎恨的来源,为什么憎恨这件事呢?哦,原来憎恨的根源来自于贪爱,贪爱清净,贪爱禅修过程的完美。当你贪爱一样东西的时候就容易产生憎恶,而当贪爱和憎恨共同产生的时候,你就产生了一个幻觉,你觉得你应该掌控一切,痛苦由此而来。

涅槃 无为法

涅槃就是“无为法”。了解无为法,先得了解“有为法”,“有为法”就是“缘起”,有刺激有反应,就是一切事物的因果联系很明确,有因有果。别人说你坏话,你骂回去,又造孽。如果我们在这个因果循环里面走不出来,那么我们伤害、被伤害、再伤害,循环往复,这就是我们说的轮回。你就在情绪当中,在生命中不断的轮回,出不来,就很痛苦。涅槃就是打破“缘起”,就是不再遵守这个因果的关系,从痛苦中跳出来。“凡夫畏果,菩萨畏因”。一个开悟的人,他不怕承担后果,他怕造孽。因为造了孽就有后果。所以“无为法”就是不管有多少的引诱、愤怒,你可以斩断不做反应。

开悟

什么是开悟?如果你达到佛教意义上的开悟,看到的世界将是什么样子?佛教的开悟就是摆脱使人受苦的幻觉。大脑的设计就是要受输入信息的控制,以贪爱处理这些刺激,自然反射性的渴望令人愉悦的感觉,抵触令人不快的感觉。开悟就是打破自然的设定,心灵不再被外界幻觉掌控。你能够看透那些烦恼、痛苦等感觉是大脑的误报,你没有必要对此做出那么激烈反应。

冥想

开始冥想吧,这是开悟的第一步!在深度的安宁中,你会体验到极乐和狂喜。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洞见》的一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