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孩子轻生: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被理解和尊重

一周前,上海17岁学生跳桥身亡,大家都在惋惜一条年轻的生命就这么匆匆离去,但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时有发生,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让人心痛不已。这不得不让人唏嘘,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了。

有时不禁想问,为什么孩子会因小小的一件事而选择轻生?

要么为情所困、要么因为学业、就业压力过大、要么是和同学、老师之间产生纠纷,总之都是在外人看来都是些“云淡风轻”的事情,却夺走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

1

在上海17岁男孩跳桥自杀后,抖音上500万人咒骂他!一文中,语提到过一个9岁小男孩的遗书,简短的几个字,却看的人心碎,更让人心碎的是,写完这封信,男孩就从17楼纵身一跃......

无法想象,孩子在一笔一划写下遗言、徘徊高楼上决定往下跳时,小小的人儿,经历了怎样的自责、绝望、恐惧和痛苦?

9岁,一个本应开心烂漫的花朵年纪,缘何和“轻生”二字有了联结?

不管孩子死因如何,当一个孩子认为“一块碎玻璃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的时候,就肯定是教育出了严重的错误与缺陷。其中,家庭教育首当其冲。

为什么男孩遇到麻烦,都不敢跟父母、家人求助,却有勇气选择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解决”?

为什么他连字都没认全,就知道要“以死谢罪”?

假如孩子把事情告诉家长,得到了家人的宽解与引导,并由家里出面赔偿,解决了这件区区的小事,悲剧就绝对可以避免。

但是孩子却选择了隐瞒,所写遗书的开头称谓也是奶奶,而非爸妈。

可以猜想,孩子平时跟父母的关系,一定是疏离的,最起码是没有良好的、有效的沟通存在的。

这样的孩子,远不止这一个。

在网上,有多个网友对此都很有共鸣:

◈ 我小时候就这样,自己出门摔破了膝盖,沙子和着血肉。回家却不敢说,一个人捂着伤口坐在沙发上发抖。

◈ 我初中时有个同学就因为不小心弄丢了一两百块钱,她妈就不准她回家,还说回家就拿菜刀砍死她。

◈ ......

当孩子犯错惹祸时、遇到难题时,不管有意无意,我们的第一反应,都将影响着孩子的心灵成长。

一个家,本是每个孩子最安心的归属之地;而父母,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最大依傍。

但,作为孩子身边最亲近的人,为何孩子遇事却不愿意、不敢跟我们诉说,寻求庇护?

通常青少年选择极端的方式获得解脱,他轻生前遭遇的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和长时间的日积月累,或许一些不被人重视,不为人知的细节,都能成为日后情绪积压到一定时期的爆发点。

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抑郁情绪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不论家长还是教师,都应直面青少年遇到的问题与烦恼,在他们还未出现困惑时就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寻求帮助。

2

“有啥给爸爸说,

天塌了爸给你顶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语不禁想起了年初的一个新闻。

抖音上一段郑州爸爸的视频爆红,其女儿在学校被人欺负不愿回家,面对着放声痛哭的女儿,父亲教育孩子:“只要好好学习,所有事情爸爸给你顶着,你忘了没有,犯了错,给爸爸说,爸爸给你解决。”

简单几句话,深入网友心:“爸是一片天”“父爱如山”“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无数网友泪奔!!!

话虽简单,却藏着大能量,父亲对女儿说:“犯错了,必须当面给人家解释,别人犯错,也必须给你道歉,孩子也不要记恨他,要感谢他,因为你事后成长了。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受了委屈,最无助,也最孤独,最需要家长的关爱!

假如在孩子“摊上事了”时,不信任他、误解他,或对事情处置不当,都会让孩子关闭了“心门”。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被冤枉了,你却说:“苍蝇不叮无缝蛋,是不是你先惹事的?”一句话,就足以打消孩子跟你沟通的念头。

又或者,孩子跟你说了一个小烦恼、小秘密,渴望得到你的理解和开导。但你不尊重他的感受,只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也会让孩子心生抵触。

而我们相信,郑州这个女孩子,下次再遇事,这个女孩子就不会隐瞒起来,她会告知她的爸爸,她会向爸爸求助,因为她知道,有爸爸在,我就不用怕!

3

“孩子怎么成为了你

最亲近的陌生人”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网上曾经有人总结过孩子不愿和父母沟通的几大原因:

喜欢讲冷冰冰的大道理,不关心我内心的想法

似乎只有大人的事儿才最重要

跟我“聊天”,话题只有“学习”

对我提各种要求,自己却什么都做不到

和我说话时,嘴上说在听,其实心不在焉。

.......

孩子在生命之初,是无条件信任和爱着父母,他们急切地渴望与父母沟通,然而随着一天天长大,对父母也一天天失望。

沟通是双向的,当我们责问孩子“有心里话为什么不跟我说 ”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他们开口时,我们是如何回答的?

“每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后面,大多都有一对有问题的家长。”孩子不愿沟通,该反思还有家长。

孩子信任着父母,渴望着父母的理解,但每次一开口,却是被评价、被指责、被贴标签。

父母似乎从来没有正视过孩子的内心的感受,理解孩子,甚至威胁、批评、嘲讽、否定、拒绝、比较......这些慢慢都成为孩子心里的刺。

于是孩子不再相信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安慰和帮助,不再觉得父母是关注和尊重自己的,遇到相同的情况不会主动说出口。

失望多了,就不愿意再对你开口了。

弗洛伊德说过:“人的一生,就是童年的不断重复。”

在童年小时候,被这样温柔地爱过、耐心地宽容过、用心地引导过的孩子,一生都将有阳光相随,心灵会裹上一层铠甲,始终有勇气、有底气去抵御人生的风雨,更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爱别人。

正如“麻辣教师”的独立教育者蔡朝阳所言:

“在童年,被妈妈当宝贝一样对待过的孩子,心灵就会特别健康一点。因为,他被爱过。爱的温暖,足以照亮他日后的生活。”

让我们变得耐心点、宽容点吧,让孩子内心笃定,有我们始终在守护着他,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在遇事时,敢于跟我们展露心扉,在我们的温润的爱和引导里,更好地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么多孩子轻生: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被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