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最坏的时代,变为最好的时代——读《邓小平时代》有感

      所谓伟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一手将最坏的时代,变为最好的时代,正如本书译者冯克利教授写在本书封底的一句话“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写作这本书时,傅高义先生正任哈佛大学教授,与国内的各类邓小平传记相比,他引用的资料更丰富。作为一位“局外人”,傅高义先生没有过多加以感情色彩和个人评价,尊重事实,其内容相对更为公允客观。通过这本书,我们能跳脱出国内“伟人”的固有形象塑造,从世界史观的高度来认识邓小平,还原一位有血有肉的真实领袖。

      谈起邓小平,就不得不提他为中国做出的几点巨大贡献,这是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当时十年文革对中国的生产力和生产资料造成了严重破坏,是邓小平振臂高呼,将这艘巨轮的航向扳回正道。大手一挥,他站在时代的潮头,香港回归、一国两制、改革开放,春风吹进了中国,祖国扎扎实实沿着他的规划稳健前行。

      傅高义在书中这样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功绩:“邓小平于1992年退出政治舞台时,完成了一项过去150年里中国所有领导人都没有完成的使命,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的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这是中肯客观的叙述,并没有一味的歌功颂德,但却实实在在是极高的评价。

      为什么邓小平能在人生的后半段做出如此成绩?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一点在邓小平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邓小平有着刚毅果敢、无畏强权的性格特征,也有着求新求变、锐意改革的人格魅力。他的一生“三起三落”,演绎着一部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奋斗史,他特殊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这位伟人的领袖本色。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前苏联领袖赫鲁晓夫等历史人物都曾在他的铁腕下做出让步,感叹道:“他是一位来自四川省的豪侠斗士!” 他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是一位身经百战的革命家、治国安邦的能手、纵横捭阖的外交家和实现改革大业的旗手。而他也一如既往爱着国家和人民,深情地说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去世前他将眼角膜捐献,把骨灰撒向大海。

    合上书页,我久久不能平静,邓公精神,山高水长。他的一生历经艰难险阻,力挽狂澜,何其有幸,我们正生活在他蓝图里的美好时代。在这个时代,努力学习的人,可以凭借高考的桥梁走出家乡,到大城市实现梦想;勤劳踏实的人,也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我们这一代,高新科技如此发达,社会生活如此便利,没有经历过忍饥挨饿的日子、没有经历过战乱、没有经历过上山下乡,这都是父辈们的奋斗打下的基础。即使如此,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还是常常抱怨生不逢时,哀叹时运不济,岂不知我们眼中最坏的时代,却是革命先辈们眼里最好的时代。无论哪个时代,无论是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都有需要咬着牙往前走、奋力冲出重围的时刻,伟大如邓小平,一生仍然“三起三落”,平凡如无数革命前辈,也毅然选择用鲜血捍卫祖国。我想,每一代人都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却都为了同一个目标——国泰民安、繁荣富强,国与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经营好自己的小家。

      千锤百炼,玉汝于成,为了这个目标,伟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辈的奉献指引着方向,我辈更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为眼前的困难踟蹰不前、萎靡不振,应奋发向上,当作为时有作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将最坏的时代,变为最好的时代——读《邓小平时代》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