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向不大注意手机上的信息格,于是在电脑上也下载了微信,来消息时,电脑上若开了声音,会“嘀嘀”响。
今天上午(差不多十点半吧),突然有“嘀嘀”声音,电脑的右下角微信标识不停闪动,发现了云妹妹和一冰兄有话对我说,接着还有查先生。哦,我的那篇有关民国中医公会的文章由吴江通推送了。
小木屋点赞了,但我不认得她,看样子,是芦墟人。
绿鑫想起了祖辈的敬业和善良,他特地发了14年的图片,对我说,“南塘塔港陈家我的祖辈”。哦,绿鑫姓陈吧,云妹妹称其绿叔,是位长者。又一个杏林故事。
马老师是吴江通,他发表高见:“吴江中医公会的成立,也是得益于县政府当年对卫生行政基础的实施”,他发了两张图片,来说明当时政府实施的政绩。图片来源于徐幼川县长离任后对吴江工作概述中。那时的人相当自律。
马老师进一步说,”作为一位民国县长,他能从卫生、公安、蚕桑、禁围、城建、禁烟等等民生方面,为吴江一方百姓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我们应当记住这些有益的事情。只惜当年材料稀少,难以寻回众多往事。历史无情,我们应当有情”。
是的,我们应当有情,挖掘史料,重新审视民国人物。
易水流沙不知是谁?点开发现,他可能跟朋友月梅认识,而我今天才发现月梅在吴江通有一篇美文,自己太粗心了,最近一直不看微信的后果!
说真的,刚开始我是不喜欢求转发的,特别是自己的文章,有点别扭,人家的好文我倒是乐于分享。吴江通的老师打来电话,提示我在朋友圈或各种群里转发。后来想想求转发很正常,这是宣传吴江的一个很好平台,讲述过去的事情,让更多的人知道吴江的人文历史。
有许多朋友纷纷点赞与转发,这是我意料不到的,在此道谢,名字就不一一透露了。
姑苏晚报工作的同学在群里发了截屏,@幼兰,我发现留言区嵇元也称赞了。嵇元以前是新华日报苏州记者站站长,江苏省作协会员,他特别强调,嵇元也喜欢写文史类文章,得到他称赞不容易。
嵇老师我是不认识的,同学说,嵇老师以前打过交道,现在好多年不见了。
同学详细地介绍嵇元:苏州人,1954年生。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新华日报》主任记者,驻苏州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三十年,退休前任苏州市记者站站长,曾评为过报社优秀记者、个人十佳。报道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华东地区、江苏省等新闻奖或好稿奖。现担任苏州市吴文化研究会理事、苏州市档案馆征集顾问。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走读苏州》《本草——生长在时光的柔波里》,发表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本、文史论文等。
那真的很荣幸,能得到嵇老师的关注。这是对我最好的鼓励,也是一种鞭策!愿自己在发掘乡帮文献资料中有点收获,正如云妹妹@我,幼兰,加油!当然,还有郑兄、费姐姐的支持,还有蔷薇,还有村人、陈良等等九南居的一帮读书爱好者,还有,还有浙江老家的亲朋好友,陈家长辈更是不在话下了。好幸福!
老同学是报社主编,八十年代就执笔的资深记者,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高中时,他的作文已崭露头角,经常是语文老师朗读的范本,当时,我们好羡慕啊,觉得他的作文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后来,他果真成了文人。
说来惭愧,如今的我,只不过是爱好,也舍不得老祖宗留下的仅存一点点文献资料,于是一头扎进去寻寻觅觅,写点心得体会,再偶尔发一篇拙文,却引得同学的深度关注,感谢!
对了,写此文的初衷是,在八月医师节里,讲述一段吴江中医史,祝吴江的白衣天使节日快乐;还有中元鬼节里,按老规矩敬天敬地敬祖宗,这是民间传统,前几天,我家也过祀节了,祭拜仪式上,读杏花馆系列文,以纪念颂扬前辈业绩,自认为是一种好的纪念方式。
文章的留言区,有人说,吴门中医,历史悠久,著述宏富。史称〖吴门医派甲天下〗。吴江中医作为吴门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以来名医辈出。清乾隆时期的徐灵胎,近现代的宋爱人宋立人父子,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参与江苏省中医院始创的马云翔,江苏省名中医钱星若、金储之、贝敏敏……吴江中医应加以发掘与提高。
确有同感,这也是我设想写民国中医系列文章的动力。为了让后人记住,民国时期吴江地区中西医各家为当地医药卫生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有多位中医后人看了也是蛮激动的,他们各抒己见,“作为中医药后人之辈,敬佩先辈敬业之举,值得缅怀纪念”、“我外公也在其中,行医60年有口皆碑,可惜后辈中未有人继承家传女科”……
医者仁心是永恒不变的旋律,希望今人传承中医文化,继往开来,发扬大医精神。
两张民国老照片,越发觉得喜欢,是我对长辈们的浓浓爱意、缕缕思念,写的文字权作对那段吴江中医史的增补,这也算是本人对祖父那一代人的一点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