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积极主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是“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是指人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还能主动创造有利环境。

当今社会的流行观点认为,环境与条件对我们起着决定作用。通常有以下三种观点:

基因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先天遗传的,比如: 没办法,我这个就是脾气比较火爆。

心理决定论认为人的本性是由父母言行决定的。小时候父母的养育方式、遭受的心灵打击等造成了现在自卑、害羞的性格等。

环境决定论认为周围的人与事是影响因素。老板让你这样做的,你没有办法等等。

作者认为这三种观点都是消极被动的行为模式,是面对刺激直接回应的方式。而作为一个拥有主动积极特性的人,在刺激与反应之间还有一片自由的田野。

在刺激与反应之间,人类还有选择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包括: 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与独立意志。

我的理解是: 产生一个刺激后,不是凭借本能、后天环境或者集体意识行动,而是能跳脱出来,看到这个刺激,选择自己对刺激如何反应。

例如: 老板布置了一项加班的任务,同事们都在那儿骂老板没人性,你的第一反应也是想和同事们一起骂,但是你意识到了自己的想法,你通过换位思考或者其它形式,认为老板这么做有TA的考量和道理,最后你可以选择骂或者不骂,你是自由的。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

所以你骂老板也好不骂老板也好,这是你自己的选择,跟老板要不要求你加班没有关系,你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许你选择与其它同事保持一致,一起骂老板; 也许你选择默默做事,增强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但有可能受到同事们的排挤,这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想知道自己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的人,可以看一下你平时比较喜欢用以下哪种表达方式:

积极主动的人通常用这样的语言表达: 我选择。。。,我打算。。。 ,我可以。。。,我更愿意。。。,我能够。。。(承担责任,自己做主。)

而消极被动的人通常用这样的语言表达: 我就是这样。。。,我也没有办法。。。,我不得不。。。TA把我气疯了,TA太让人生气了。如果。。。就好了。(推卸责任,宿命论。)

例如: 我不爱我老婆了,我对她没有爱的感觉了。(消极被动)

不爱那就去爱啊,为她服务,为她牺牲,聆听她心里的话,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欣赏她,肯定她。(积极主动)

这个例子实在太绝了!爱是动作,不是感觉。爱是行为,是主动的付出,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

作者还提到了关注圈与影响圈。如果你的时间精力主要都放在了关注圈上,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或者超出他人个人能力的事不放,然后开始怨天尤人,把自己当受害者,你肯定是消极被动的人。消极被动的人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不会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些网络喷子,揪住小事不放,对他人不断发泄自己的情绪与不满,而实际有帮助的事儿一件没干,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影响力吗?肯定没有。

积极主动的人会更专注于自己的影响圈,集中精力做自己能把握的事,一点一点往前推进,努力改变自己,进而影响他人,拓展自我。

作者提到,我们面对的问题有三种。

第一种: 与我们自身相关的、可直接控制的问题。例如: 不愿早起、不想写文章等。解决办法:通过培养正确的习惯来解决,如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

第二种: 与他人有关的、可间接控制的问题。

例如: 学生不完成作业、 合作伙伴不赞同你的方案等。 解决办法: 改进施加影响的方法、采取移情方式而非针锋相对、以身作则而非口头游说。 如: 双赢思维、 知彼解己、综合统筹。

第三种: 我们无能为力的,无法控制的问题。

例如: 过去的事情,现实的环境。解决方法: 像佛陀一样,保持平和心态、微笑泰然处之,这样才不会被问题左右。如这次疫情,做好我们能做的防护,不去随意揣测,不被伤痛裹挟,不被各种评论观点带偏。

总之,面对问题时,解决的第一步都在我们手里,我们可以积极主动地去改变习惯、手段和看法,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积极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