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应知道的消费心理学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是说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存在不同的账户里。不同的账户用于不同的用处

听音乐会前,丢失了200块。
当丢失的是价值200块的公交卡时,大多数人会选择继续前往观看;当丢失的是打算用来购买音乐会门票的200块时,大多数人选择不去看了。

就是因为这两个200元不在同一个账户中,它们的用处不一样。

常见的账户有:

  • 生活开支账户:为美好生活深思熟虑,有时候会精打细算;
  • 个人发展账户:为自己的个人成长投资,让自己不断增值,花起来毫不含糊;
  • 情感维系账户:主要用于维护亲情、爱情等重要关系,会周期性消费,比如给父母买保健类产品,给爱人买礼物;
  • 零花钱账户:零存领取,花了不心疼,给父母多给零钱而不是整钱,有助于他们及时消费;
  • 消闲娱乐账户:犒劳自己和他人,一般会从零钱账户中支取;
  • 意外所得账户: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买彩票赚的钱,消费最不理性。

很多商品在做营销宣传时,会把普通的消费行为说成情感维系,好让消费者更容易花钱。比如巧克力商家会说作为送女朋友的礼物;装修公司不会说他们的方案比别人贵,而是说会为你省下4、5个平米。

沉没成本

人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不仅仅要看这件事在未来是否会对自己带来好处,也会注意自己在过去所做的一切努力,这是一种非常顽固和有趣的心理现象,叫做沉没成本,也叫协和效应。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英法两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的超音速客机,叫做协和飞机。这种飞机的机身大、装饰豪华,而且速度特别快,其开发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引擎的成本可能就高达数亿元。可是项目刚开展不久,英法两国政府就发现了问题,这种机型的研发,那真的是非常的花钱,但这样的设计是否有市场,那还不知道。停止研发呢,也非常的可怕,因为一旦停止,那之前所有的投资都将付诸东流。到底是继续研发呢?还是停止往下投钱呢?项目就在纠结中不断前行,随着研发的工作越来越深入,他们其实就越无法作出停止研发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还是研究成功了,但是因为飞机有巨大的缺陷,比如说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等,以及运营成本实在是太高,不适合市场的竞争。最终,英法两国政府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其实,人是非常不理性的,不管你有多聪明,都会或多或少的被不理性的心理带到沟里。除非一直刻意训练自己,直到像查理·芒格和瑞·达里奥一样,他们都是“用一生的时间把自己训练的无比客观”的“理性人”。

不过,对于如此不理性的普罗大众,倒可以利用一下。比如:

  • 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时候,多和销售人员沟通,这样等他在你身上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之后,反过来“要挟”他们做出让步。
  • 收取定金:在客户还有消费冲动时,收取少量定金,到他冲动消失不想购买时,可能因为“沉没成本”硬来消费。

那到底该如何克服这种心理呢?

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这种心理误导,然后明确自己最重要的资产到底是什么,我想大概率每个人最重要的资产应该不是金钱,而应该是时间和精力。当明确了这些问题,最后尽力只关注这些重要的因素,着眼未来,做出最明智的抉择。

比例偏见

比例偏见是指,人们对于比例变化的感知,比对具体数值变化的感知更加敏感

同一款闹钟,A商店卖100元,B商店卖60元,很多人会选择花10分钟的时间,从A商店到B商店去购买闹钟,来节省这40元。同一款名表,C商店卖6600元,D商店卖6550元,同样10分钟的路程,而且可以省50元,但很多人仍然会在C商店购买名表。

明明优惠的价值一样,但偏偏就觉得不一样。真奇怪!

面对这种心理,商家们打折优惠时,再也不粗暴的降价,而是花式打折促销:

  • 低价换购:比如再加1元可换购100元的商品,强大的对比性让消费者觉得很划算。
  • 高低搭配:将低价商品和高价商品一起卖,比如买电脑再加200元,内存量翻番,一下子感觉很划算。

损失规避

得到的快乐并不能缓解失去的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叫做损失规避。甚至有科学家研究出来,这种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

比如,今天你在上班的路上捡到100块钱,可是刚要高兴,这100块钱立刻被风卷走了,那你先捡了100块,后来又丢了100块,快乐和懊恼正好相互抵消,你似乎应该回到没有捡到钱之前的那个平静的状态,可是大部分人在这个时候一天的心情都不会太好。

当然,对于这种心态,也可以在商业中利用:

  • 以旧换新:虽然旧商品性能越来越差,但可能因此有了感情依赖,这时候可以推出“以旧换新”服务,让旧商品产生明确价值,对新产品的购买会有一定帮助。
  • 无理由退货:一般情况下,当顾客使用一段商品之后,只要没有实质性的“硬伤”,他们是不会退货的,因为怕失去“属于自己的东西”。

价格锚点

价格锚点是在1992年的时候,有个叫托奥斯基的人提出的,他认为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并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原则:避免极端,权衡对比,来判断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合适。

比如很多商家在给商品定价时,有意将单件商品的价格提高,以此来显示套餐的价格更加划算,从而提高客单价。

所以,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

基于价格锚点,可以这样利用:

  • 谈判时,争取先出一个低价,有助于降低最终的成交价,因为先出的低价给对方一个锚点。
  • 汇报时,给上级三个方案,好中差各一个,然后取中间的那个。
  • 星巴克,用“中杯、大杯和特大杯”替代小中大杯,让人有种“赚到了”的感觉。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应知道的消费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