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开篇,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故事,是埃里克森的催眠故事。
话说有位病人,他一直坚称自己是耶稣,大伙就觉得这人精神有问题。
埃里克森见到他后,并没有去否认他,而是接受了他“耶稣”的身份。然后,埃里克森对他说:“耶稣,你会做木工吗?“他说:“当然啦,所有人都知道耶稣出生在木匠家。”
于是埃里克森就邀请他去帮忙做木工,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当他开始和别人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不再认为自己是耶稣了。在工作的环境中,他逐渐地就从“我是耶稣”的自我催眠中脱离出来了,他变得和正常的普通人一样。
一个人越固执,越不要试图改变他的固执,否则会产生一种反作用力。要发生改变,经典办法不是仅仅去改变行为,而是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
催眠大师埃里克森认为,每个现象最初产生的时候,都是我们内在在保护自己的结果。所以,在呈现的现象背后,我们要去发现的,问题背后的资源和力量,而不是仅仅试图消灭这个现象。
生活中,我们都习惯性的将自己的一些“问题”视为敌人,并试图消灭它,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给自己压力,我们没办法放松。
所谓的紧张,是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都放在“问题”那里,而忽视了背后的资源与动力。
比如,宝妈们常常读不懂的孩童语言,也是需要从他们无法言语的行动背后去理解他们的真实原因。
有位妈妈说,她的孩子参加夏令营,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孩子死活不肯去拍集体照,让大伙都在等他。妈妈就觉孩子太不懂事了,同时又担心孩子是不是不合群,是不是有心理问题。
其实,这是孩子在通过“不懂事”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夏令营过得很开心,但马上要结束了,孩子舍不得离开。拍集体照,更像是个分别的仪式,这激发孩子的分离焦虑。他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分离,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所以,孩子就通过不拍照的行为,在告诉妈妈此刻的焦虑情绪。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孩子其实是在通过“问题行为”来和父母沟通,来表达他的难受和困境。
但是,这往往又会产生另一个问题。
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可能没办法准确的反映他内心的困扰。如果我们成年人不理解孩子心理的话,就容易把孩子的行为解释为孩子不懂事,捣乱、有问题等等。
又比如,一个三岁多的孩子,因为妹妹的出生,他感到了失落和生气,觉得妹妹把父母的关注抢走了。他可能会认为,要重新获得父母疼爱的方法,就是让妹妹消失。所以他就表现出了对妹妹的敌意,不和妹妹分享玩具,甚至去打妹妹。
但是,他打妹妹的行为往往会被大人误解。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孩子感到缺乏关注,担心失去父母的爱。他以一种“不懂事”的行为方式来寻求关注,但是这个行为父母不理解也不认可,于是斥责孩子惩罚孩子,孩子就越发的觉得失去了关注,就重复之前的行为,或是发展出其它的问题行为。
一旦我们能够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父母就能以一种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的方式,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回应。孩子就不会重复这些“问题”的行为,因为沟通已经达成了。父母也能借此帮助孩子,建立更合适、更恰当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良性的循环系统就建立起来了。
所以我们才需要去学习,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理解了,才能找到应对孩子各种行为问题的方法。
理解孩子的成长,也是在理解内在的自己。因为,我们也是从孩子慢慢长大成人的,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也是一个理解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