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有光,初心不忘:任生活蹉跎,请记住自己最初的样子

兜兜转换半生已过,再回首时,你是否还能记起最初的那个自己:

你是否还记得初入小学,流着鼻涕哭着喊着不去上学的自己?

你是否还记得小学校园里,下课时与同学撒欢似的嬉戏打闹的自己?

你是否还记得小学课堂里,为了不写作业,编造各种理由的自己?

那时你是不是连做梦都想远离三尺讲台上站着的那位看着平易近人,却总有一双火眼金睛的老师?

那时你是不是天天盼着学校的放学铃声响起,却又希望回家的路能长一点,可以让你尽情的玩耍?

那时你是不是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绞尽脑汁想出来的、自认为完美的不写作业的借口,每次都能被老师轻易识破,到最后还是免不了父亲的一顿胖揍?

现如今,过去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你有没有反而更加怀念起那时的自己?怀念起那个自己曾经迫不及待要逃离的地方?就像《你的样子》中写的那样:“有时梦里见着了,傻傻的笑醒了,笑出了泪花,这是一种多么幸福的感受,酸酸的、甜甜的、历久弥香。”

《你的样子》一书,由高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魏昌敏老师所著。通书没有高大上的标榜、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细腻、质朴的语言,记录着曾经的人和事。不但写出了一名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写出了教育本该有的样子,更写出了一个中年人对生活的感悟,不失为一本消除了喧嚣与浮躁、适合亲子共读的好书。

01 走进学生

翻开书的第一部分:走进学生。跟着作者细腻的文笔和生动的描写,你会感觉自己看到的不仅仅是文字,而是一个个古灵精怪、形象鲜明的孩子。

沉默的“60后”浩、会“倒溜”的文文、时时被老师挂念的“好东西”、忘忧草萱、每天都精神奕奕的哲、会写诗的亮等等。孩子们有时大大咧咧、有时拖拖拉拉,也总是喜欢用自己无限的小智慧与老师“斗智斗勇”。

作者就像父母盘着自家孩子那样,如数家珍的“数落”着自己的珍宝们,与孩子们有着小伙伴一样的共情,真正把“语文教学就是在做关于美的启蒙”这一思想贯彻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

02 走进教材

书的第二部分:走进教材。在读这本书之前,你可能很难想象到会有这么有意思的“教材”,因为教材里边不但没有明确的知识点,也不需要你划重点。

这部分记录的全是作者为孩子们写的习作“下水文”。在其中,你能遇到中国的“海上花园”厦门,能感受到无以为报的父母恩情,能体会到运动的快乐,能看到春夏秋冬,也能触摸到潺潺溪流。

在老师的文字中,孩子们一起参与到了每篇文章从构思到创作、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中去,也在或激昂或感慨的文字中释放出自己对写作的热爱。孩子们学到的不光是如何习作,更是传承了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与文明。

03 走进童年

曹文轩说过:一个人永远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本书的第三部分,写的正是童年。从阡陌交错的农田,到邻家的土墙头;从巍峨苍翠的牛首群脉,到九曲弯弯的秦淮河水;从坑坑洼洼的乡间道路,到清凌凌的河流……

有句话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作者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跟着作者的描述走进每副生活中的画面,便仿佛能被治愈所有的疲惫。即使后来,这些童年记忆淹没于拆迁的大潮中,那过往的一幕幕也能跟着文字永留人们的记忆。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单纯的,无论酸甜苦辣,无论幸与不幸,都值得被记忆、被怀念。它不仅仅代表了一个时代、浓缩了一段岁月,更是深藏着每个人生命之初最珍贵的美好与初衷。

04 走进生活

不管你愿不愿意,历史的长河总会被推进,时间不会因为谁或者什么事而停留,走着走着,我们也就从当初那个不经世事的幼童,走到了今天。恍惚间,总觉的成长仿佛就发生于转身的一瞬间。

在走进生活这一部分,作者记录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种种感悟。成年人面对生活,不管你是苦与乐、还是麻木或者坚持,用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悟出的道理,再反哺到自己以后的生活之中,边行走边思考边顿悟,其实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

过去已然成为过去,故不可过多追忆,未来始终都是未来,藏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唯有现在,才是我们真正能抓在手里的,也只有活好当下,才能更好的为自己的明天买单。

05 总结

人到中年,时间变得越来越匆忙,生活也越来越焦虑,总想着要超越些什么,要得到些什么,却不想反而迷失在纷乱的世事之中。如果你开始觉得迷茫,如果你的心越来越躁动不安,不妨静下心来读读这本《你的样子》,去书中寻找藏于内心深处的那份静谧,寻找自己最初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路有光,初心不忘:任生活蹉跎,请记住自己最初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