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下的智能手机都具备拍照功能,但相比主流卡片数码相机而言,手机的拍照功能都还显得很小儿科,如高速连拍、手动白平衡、1厘米微距、广角等功能都鲜有实现,成像效果与同成像分辨率的卡片机相比也差很多,更不要说与专业级相机相比了。
而另一方面,数码相机虽然硬件强悍,但软件方面仍处于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各家独立开发自己的系统,而用户也只能默然使用厂家开发的这些功能,想按自己的需求对其进行定制、再开发,是几乎不可能的。
鉴于android系统的火爆,很多手机以外的设备也都开始或考虑开始使用这一通用系统。对于数码相机领域而言,android系统应该是一个足以引发智能革命的契机…
首先它应当搭载一个如android这样的通用的操作系统,可以使用其中的通用软件,并且由厂商编写出硬件调用API,供开发者开发专用软件。(不是说装了android系统的相机就是智能相机,没有公开具有可编程性的硬件API,再强的系统、镜头或其他硬件也是白搭)
其次其应具备互联网访问能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android菜市场一类的AppStroe,也可以更便捷地通过网络分享照片或是利用云计算。这方面需要加入wifi或是3G模块。
再有,GPS定位、电子罗盘、重力感应、加速感应等智能手机常见的传感器对智能数码相机也有很大作用,这些是多多益善的,且GPS定位与重力感应在现有数码相机中已经有存在先例了。
此外,蓝牙模块能增进交互效率,并为外接扩展设备提供方便。
简单说:它应当具备现有主流智能手机除了电话、短信功能以外的一切功能。
如果再拥有红外线拍摄功能及红外线补光灯,那就更美妙了。
刚买到手的智能数码相机并不能比普通数码相机做更多事情,因为厂商仅仅是将其搭载了android系统,并为之写好了硬件调用API,然后内置了拍照、录像、相册等几个基本程序而已,你需要从菜市场搞来应用,或是基于API开发自己的应用,才能让它变得强大起来。
你可以在第一时间将现存的各种应用安装到智能数码相机中,以扩展你的相机功能,这些相关应用例如:相册、SNS社区分享、微博、云存储、视频分享、旅行足迹、LOMO效果拍照、拍照面部扭曲恶搞、大头贴、后期照片处理、条码扫描等等。
当然,其他不太相关的应用也可以拿来把玩,比如GPS导航地图、录音机、天气什么的实用程序,或是游戏、装B软件之类的也没问题。
这才是最激动人心的,也是智能数码相机的存在理由,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会有什么牛X应用出现吧: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感到所谓的智能数码相机已经不像相机了~,但其实你的智能手机早已不是手机了^^。
而接下来呢,智能数码相机还可以变得更BT一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使用过索尼的PartyShot智能跟拍底座:
介绍视频:http://www.sonystyle.com.cn/products/cyber-shot/partyshot/index.htm
它起初是被用于解决“拍照者总是无法出现在照片中”的遗憾而设计的,它可带动相机进行360°横向旋转,以及一定角度的垂直俯仰,通过相机的面部识别功能追踪人脸,自动构图,捕捉家庭生活或聚会场景的自然瞬间,这样再不需要某一成员专司拍照,且被拍照者的表情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僵硬。
而如果将这类东西的API也提供出来供程序员开发使用,智能相机能做的事情就更多更酷了!
比如上面说过的手持全景拍摄功能,就可以改良为自动全景拍摄,因为手持相机水平移动还是容易出现上下偏移或者抖动等情况,且快速连拍耗电多,还会导致后期处理耗时长,而交给程序控制自动跟拍底座拍摄就简单多了:把它拧在三脚架上,设置自动全景,它就可以自动每旋转30°拍摄一张照片,然后将拍到的几张照片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拼成全景图。这样360°环状全景图拍摄起来也毫不费力,甚至穹状全景图都能很好地拍出来呢。
而在内容识别时,更可以更好地追踪感兴趣的目标,以获取更清晰的图源和更多信息。
远程监控时,可以由远程控制端调整旋转角度,以避免监控盲区。
另外在交互方面,相机由一块砖型物体变成了可动的玩意,可以进行简单的点头、摇头之类的交互,比如在合影时,如果某人没笑,相机就会摇头以表示不满,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
这玩意要是再长两条腿就更好了!你就可以编程让它成为神圣的狗仔队员,追踪拍摄你宝宝的生活瞬间,并自动调整与宝宝的距离,防止被吃掉:)
以上的愿景应该是大家都希望实现的吧,但是目前貌似还没有哪家厂商开始行动起来,我不认为他们是因没有想到这些才没采取行动,尤其是对一些大厂来说,大多都是有所顾虑才没有开展智能相机的研发吧。
我能想到的最大的阻碍就是成本和能源两个方面:
升格为智能相机,首先就是要推翻现有的所有软件及部分硬件,进行革命性改造,且改换和追加的硬件成本都比较高,仅硬件部分应该就会提升成本千元上下。但个人感觉,这种程度的增幅,作为消费者我觉得可以接受,比如索尼旗舰卡片机由现在的2000多涨到3000多,而可以拥有那么激动人心的应用,并且我自己也可以对其进行功能定制开发的话,我觉得还是很值的。
能源问题上,上述应用中很多都需要较大的电量消耗,数码相机厂商应当加速在能源上的研发和改造,才能适应智能相机的需求。我认为在这方面首先就是应当让相机都支持直流供电,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案,能解决各种定点拍摄应用的用电需求;接着应该考虑采取外接供电装置、双源交替供电、混合能源供电等方式,让用户可以在户外更容易地补充电量。
突破这两个问题,应该没什么太充分的理由不去研发智能相机、抢占新时代先机了吧。
我相信,通过智能相机的发展,会大幅推动计算机图像识别领域技术的发展,为将来的机器人时代做重要铺垫。
让我们一起来等待见证这令人亢奋的变革吧。
本文转自斯克迪亚博客园博客,原文链接:http://www.cnblogs.com/SkyD/archive/2010/10/06/1844508.html,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