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多言好胜

# 大部分争执弊大于利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综艺节目里的辩论比赛时,常常为选手们的辩才所折服,看着一个观点在正反辩论中被反腐败辨析,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又多了很多角度。


但是,这是表演,而生活不同于表演,在生活中辩论,常常既不能折服对方,又不能有新知的收获。

回想现实中大部分争论,并不是为了真理,而是为了自己,表面上是理性,实际上是情绪。当你说出的话被别人攻击的时候,你会错误的把观点的对错和你自身的好坏绑定,你的观点被攻击似乎是你的人格被供给,这种感觉产生的情绪会迫使你急于去反击,一次又一次地和别人争论问题,有时候会钻到牛角尖里,有时候会一时胜利让别人哑口无言,但又会在别人心造成更多的不服。

为什么现实中辩论没有电视上辩论那么精彩和有效?除了辩手的专业以为,没有明确的流程约束、没有裁判作理性的第三方、没有舞台上的压力对个人非理性的压制,都会导致现实中辩论越变越歪。

在现实中,争论一步步深入过程中情绪一步步加大,感性和理性的比例完全颠倒过来,最后在这样的情况下争论并不能得到实际的胜负,最终没有谁真的能够征服对方,结果是两败俱伤。

所以大部分争论,都是弊大于利。

#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对与错

用辩证法的角度看,其实没有一种观点是绝对正确或者绝对错误的,往往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又因为每个人的经验不一样,所以争论的观点很难在不同人之间完全统一。

人与人的观点不一致很正常,表达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理由,对方同意互相交流,对方不同意,则视对方的状况来决定是否要深入交流。根据我个人的经验,在早些时候被自己否认甚至瞧不起的一些观点,往往在后来会被自己重新认同,所以遇到不同意的观点,即使自己暂时不同意,也可以给自己提个醒、留个意,而当自己的观念遇到不同意的人时,给对方提个醒留给意,也很不错。

这个世界人与人的知识差异化越来越大,这也是信息不断增长带来的必然后果,但在这不断差异化的过程中,又必须建立更多的共识,才能有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合作,因此求同存异是现在这个时代人与人交往的核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何必多言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