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由“拖车型”向“动力型”的课堂迈进(感悟3)2021-09-22

文/李现风



2013年的10月份。我有幸和我们学校的房处长、政教处的王老师及我们初一同年级组的三个班主任赴西安学习。在那里的学习,使我浑身血液沸腾,精神一振,眼前一亮的就是即墨28中李志刚校长幽默风趣的“和谐互助”的课堂教学改革。

      听着他们讲述,我难免沉思了很久。课堂教学改革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由此我联想到,有一次我从安阳坐火车到郑州,由于当时思考欠周全,只寻问了哪一趟火车有座,而没有寻问需要多长时间到达。于是我坐上了一趟晚上7:00开的火车,从安阳到郑州只有186公里的路程。我却摇摇欲坠。从7:00一直坐到晚上12:30整整四个半小时的行程,又由于当时身边带着两个小孩,再加上又是晚上的时间,两个小孩都有点瞌睡了,整个行程使我倍受煎熬。

      也恰巧又一次我坐从郑州到安阳的火车。由于我当时耽误了时间,错过了本堂火车,于是我无奈之间改签了一趟动力车,使我兴奋之余的是,这趟动力车不仅使人坐着舒适,服务温馨到位,而且仅仅一个小时就到达安阳。兴奋之余我回想到平时坐火车也只不过是两个半小时的行程到达。


由坐火车联想到,我这么多年意志坚定的追随课堂教学改革到底是为什么呢?杜郎口的“合作”学习以及即墨28中“和谐互助”的“小对子”课堂又是什么呢?是不是由“拖车组”向“动力组”课堂的一个迈进呢?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课堂,以前常听别人说:“火车跑的快不快,全靠火车头”,那么这和我们传统的课堂是不是有点像,我刚才坐的长达4个半小时的火车呢?动力全在火车头上,而拖车没有动力,即我们课堂上的“火车头”就是我们的“教师”呢?而整个课堂的全部学生就是一个没有动力的拖车呢?而课堂改革就是那一个小时的动力车呢?把动力技术分散到每一节车厢,使火车在舒适的环境下快速到达,从而使火车不再是一个动力,而是分散到每一节车厢内的“动力组”呢?想一想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即墨28中的“和谐互助”的“小对子”学习,不就是把学习的动力分散到每一个小组内,使每一个小组在动力十足的状态中学习吗?

       又联想到我的课堂,我把整个班级分成8个组,每个组里有一个组长,一个或两个副组长。课堂上,我不在是主导者或“火车头”,而是把动力分散到每一个小组长那里,每一个小组长再把动力分散到副组长那里,整个课堂上,不再是有一个动力的我,而是有8个动力组,每个动力组里又采取了动力分散。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专人辅导。再结合适当的课堂评价。于是我们课堂上的这个“动力组火车”就这样连续开了长达20多年,只不过是在这20多年的过程中“动力组”的技术在不断的从不完善走向完善,不断的改革,不断的创新。


 对比一下4个半小时的“拖车组”,一个小时的“动车组”,联想一下我的课堂上的8个“动力组”不由得是我坚定了课堂改革的决心。以后的我会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向各位同行学习,努力把“拖车型”向“动力型”的课堂迈进。这也是我到现在为止一直坚持而是多年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45】由“拖车型”向“动力型”的课堂迈进(感悟3)202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