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花开

人们说“味觉和听觉是有记忆的”,是有几分道理的。下午无意间听到一首老歌,我对它的记忆是残缺的,模糊的。但当旋律在我耳边缓缓响起,我竟然能跟着那熟悉的节拍一字不落轻唱出来。它就那么猝不及防一下子撞到了我的心尖上。一瞬间把我拉回到那情窦初开的豆蔻年华里。像原野里一场轰轰烈烈的花开,那么寂静无声却又那么惊天动地。

青春的模样大多是这样,上厕所也不离身的随身听,阳光下白得发光的球鞋,蓝白相间的校服穿行在蝉声如雨的林荫道。痴迷于各类流行歌曲。以此阻隔外界的政史地;唠叨与训斥,月考和模拟。教室走廊上的少男少女,大部分都是永无交集的两条平行线,又或者是那坐标轴上的偶然交汇后又各奔东西的横轴和纵轴。我们怀揣着各自的心事,营造着很是文艺的疏离感。一片落叶,一场秋雨,都成为了一封情书的最佳催化物,好像每一句歌词都是为自己量身定制,随即在日记本上落笔生花。哪怕只是把那些歌词抄录一遍,也是乐此不疲的。

那是个神仙打架的年代,华语乐坛在所有80.90后的青春里崛起兴盛。港台歌手火遍大江南北,一首首传遍大街小巷;上到庙宇之高,下到江湖之远。与此同时,各种中二之魂的台湾偶像剧穿插在我的生活里,成为丰盈我寒窗苦读岁月里的一剂调味剂。他们是一代人的青春,是一个时代的印记。那时候我最爱的歌手是林俊杰和周杰伦。我爱看的偶像剧大多融入了下雨或飞雪这种灰色基调。仿佛那样的背景更能赋予爱情一种忧伤的凄美感,可不是嘛,与爱情里如履薄冰的心情一样。“我的女孩”“那年冬天风在吹”“遇见王沥川”“长在面包树上的女人”令人无限神往。

那时我也曾暗恋过一个比我大五岁的学长。他大学,我中学。在他那里我听了许多关于“大学”的“丰富多彩”。心里蠢蠢欲动。总想以光之速度穿梭到未来时空去,想象自己是女主角是每一个怀春少女必经之路。和剧本一样,我们相识在08年的深冬,也下了几场大雪。录音机磁带里全是周杰伦的曲目“蒲公英的约定”“彩虹”“夜曲”。

小镇尽头,人烟罕至。大片的雪,就在路灯下旋转飞舞,如梦似幻。冬天的夜,总是来得那么静,那么轻;雪花簌簌往下落,落在房顶,落满衣襟,落到炉火升起。我们一同行走在寂静清冷的街道,也一起去过学校操场的云梯嬉闹;天寒地冻的冷空气,心里却是抹了蜜似的甜蜜。我们关系不疏不密,相处却极为欢快。我活泼话密,段子也一个接一个,任何话题我也能对答如流。他爱跟我唠嗑,调侃我;在长辈面前他文雅谦卑,学业有成。我也深知,学生时期这种年龄差注定是要分道扬镳的,不过这种情感,是不用说出来的,那暗藏心底的喜悦或忧伤,历经过便足矣。此后我才惊觉,我眷恋可能是那一场大雪,以及像电流穿过身体猛然一颤的一次悸动,又或者是,想做一把女主角的瘾,是一次不动声色的仰望和向往。算得上什么“喜欢”呢。最终,故事在那个如期而至的寒假结束时赫然终止。我也写了一封未被贴上邮票的信,然后撕碎,任其在风中飘零来作为这一段无疾而终的暗恋的告别仪式。现在想想,也没有觉得无病呻吟,只是化作了嘴角一抹淡然的微笑。

青春原是一场花开,花期很短,念想却很长。念的是不含杂质的纯粹,是会脸红发烫的心肌缺氧,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躁动。有感伤却并不遗憾。步入成年世界的那一辆列车,疾驰而来,飞速而去,车鸣响彻了我整个青春的天际。落在车窗外的雨点,洇成一个个句号;后视镜里闪过的那些身影,随着被拉长的轨道,日渐模糊。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