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APP背后,罗振宇不愿让你知道的真相

学习知识的意义,在于应用,即所谓的“知行合一”。

知识这个东西,和金钱很像。有些人攒一辈子钱,却不知道怎么花。没能把这些钱用在提高自己生活品质上,全都攒成了晚年时的医药费。这就好似一个书呆子,看似满腹经纶实则只是纸上谈兵,最终免不了一战即败,被坑杀于长平。不过也有人一昧花钱,透支消费,却不多去思考如何挣钱。正如一个人年轻时不学无术,年长后也就碌碌无为。

百年以前,信息匮乏,人们“知”少“行”多。同样的教义、经文被翻来覆去不断解读。几本诗、书、礼、乐、孔孟之道,我们的帝国便恨不得解读几千年。而自21世纪以来,互联网、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人们摄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地方不计其数,我们逐渐来到了一个“知”多“行”少的时代。

更具体一点,就拿“得到App”来说。这款App提供了一个平台,让老师可以在上面开课,学生(普通用户)可以随时选课学习。了解这个平台的人知道,他们做的课程质量都非常高。几乎每一个精品课程,都有将近20w的订阅量,而且价格相比线下课程算是非常便宜,可以说是良心企业。

低价,而且高质,人们就会有“屯课”的冲动。平台固然好,但其背后是公司,最终目的仍然是盈利不是做福利。所以自然而然,他们会不遗余力向你推荐新课,从而促成你的消费。可对于这些“屯课”的用户,且不说他们买的课程有没有用,就这些课程来说,用户便会很轻易的掉入两个陷阱。

第一个陷阱是,他们会对已购的课程,产生一种“已经学习”或“总会学习”的错觉。这有点类似“屯书”的行为——为空空的书架填满的书,多数一次也不会读,尽管在买书的时候他们已经“幻想”过读完。

等用户们匆匆听完一门课,会再次落入第二个陷阱,即“能力的错觉”(Illusions of competence)。这一概念在《学习之道》和《认知天性》里都有提到,即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把对概念的理解,错误的当成对技能的掌握。就好比很多数学公式,你明明可以理解整个推导的逻辑,但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不会使用。

同样也是这两本书,提到对于这种“能力幻觉”,高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所谓的“刻意练习”。有针对性的对知识进行应用练习,是掌握新技能最有效的方式。

事实上,在生活中的很多地方你已经在应用这个方法了。例如你新搬了家,从新家到公司这段路程,对你来说就是一段陌生的“新”知识。第一天,你出发前,会先查一遍地图,驾车的时候会开着导航。第二天,你依旧会开着导航,但开始注意到每个路口变得熟悉起来。第三天,你虽然也还会开着导航,但你基本上已经可以凭自己去认路了,只是偶尔才需要导航的帮忙。一个星期后,你大概就已经可以脱离导航了。

与之相对的一个明显例子是,如果你每天上下班的同时,还会捎带接送你太太或先生,那么她或他就会有很大概率仍然不认识路。因为司机要开车,他们会“被迫”去刻意练习同样的道路。

稍稍回顾一下昨天说的概念,叫做“证实偏差”。大意是说,人们会主动搜集证据支持自己认可的观点,并常常不顾事实如何。那么了解这个知识,是第一步,是知行合一的“知”。如何才算是“行”了呢?

首先,你明白了你每天接触的消息来源,很大概率是因为你想看这些信息。比如官员腐败、明星出轨、巨贾破产等等。那么你可以在接受这些信息时,甄别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媒体断章取义的观点。另外,你还可以有意的去接触一些你平时不会主动获取的信息源,比如随机订阅一些公众号,每天花十分之一的时间去阅读他们。这样可以帮助你对已有拟态环境进行更新、扩展。

其次,在日常和别人的讨论中,可以尝试有意的去“反驳”自己。放下面子和成见,争论时“豁出去”,先承认对方说的对,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然后再回过头评价,自己观点是立场还是论据。

这种练习,至少是思考,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进行。这样,我们学到的知识才真正可以“为我所用”,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PS: 原谅我的标题党 :P

你可能感兴趣的:(得到APP背后,罗振宇不愿让你知道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