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文章结构由访谈对话、学术著作和论文的严肃论述组成,文中结合大量实际犯罪案例对犯罪人进行一一的分析,通过犯罪案例,让我们很明确的能够了解到,犯罪人犯罪的根本原因。
本书作者李玫瑾,著名犯罪心理学家、国内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作者研究的是犯罪心理学,似乎跟我们没有太多的关联,决定精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之前看过作者对很多犯罪心理的分析视频,特别关注对于青少年及大学生的犯罪,我想通过了解犯罪人的心理来给自己养育孩子一些启发和帮助。
本书很值得精读,因为在文中作者表述了许多关于人性最根本的问题引发人们深入思考,并且对我们目前身处的社会有比较客观的评价,作者作为学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能给予国家及人们带来深入的思考与改进,比如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但是作者通过对其他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早干预的方法及法律的研究,建议我们国家也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约束未成年人以及帮助他们纠正犯罪行为以及犯罪心理,从而降低未来成年后成为犯罪人的可能性。
作者对于犯罪心理的根本观点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第一章 人性是养出来的
文中重要观点:
1、人的情绪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和人之间是会有矛盾的,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都有知道你的底线,就是你情绪再大,你什么行为也绝对不能为。
2、犯罪人实际上是“人性”出了问题,也可以说他们心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最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他们这种心理问题的形成路径,也就是它是怎么发生的,然后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帮助其他人不再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
3、善待他人是救命的东西。大学生犯罪,我认为他们的心理问题都是缺少一个“观念”的东西,“观念”是什么?就是人心中的一个“画面”,专业上称之为“心象”,高智商的孩子天天沉浸在书本里,他们确少真实的生活,从而缺乏对生命现象的感受和感悟。生命的感受包括什么呢?不仅仅是说生命珍贵的问题,而是说做错“有关生命的事”就永远没有机会弥补,再聪明的人也是没有办法的。
4、许多学习优秀的学生恰恰因为潜心学习,早年就离家求学,因为一直进入复杂的认知过程中,而失去了这种因经历而形成观念的机会,从而造成他们一生的心里空缺:缺乏暖意判断的根据,从而形成潜在的心理危机。
5、生命教育往往与“死亡经历”有关,经历过死亡之苦的人才能明白“生”的珍贵。
6、真正好的母亲、优秀的母亲,她会告诉孩子如何替别人考虑,要善待他人。其实教会孩子善待他人,这有时是救命的东西。对人善就是对己善。
7、多数案件实际上是少数犯罪人所为,少数犯罪的人是制造多数案件的始作俑者。重复犯罪的人分为三种,也就是说,危害社会非常严重的三种人。一种是我们叫作反社会人格的犯罪人,他们犯罪没有理由,从小就坏。第二种是犯罪人格的犯罪人,他们的人格是在犯罪的背景中形成的。从小没人管他,自生自灭,因此只能不折手段地生活,这种就是犯罪人格,第三种是缺陷人格。
8、人性是怎么出来的?它是养出来的。人生来具有的生理需要是自然属性,这种需要在人出世时必须指望别人帮忙。事实上,人的情感就是在这个需要与满足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
9、健康的人生需要养生,更需要养心。人在幼年时需要心理抚养。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心理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大多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所以建议在孩子依恋期内(12岁之前),不要让孩子离开你的身边。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应该作为欲为人父母者的必须知识,有条件者一定要阅读《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
10、犯罪心理研究实际上是让我们认识人的心理问题的由来。当我们知道了这个由来,就知道怎么去抚养一个人才会让他形成比较好的性格,乃至于比较好的人格。
11、所以的社会问题,在我这种搞心理学的人来看,都是人的问题。我的第一句话是,人的问题是社会问题。第二句话是,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
我作为母亲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健康,通过精读本章节,我理解到的是:
1、犯罪人的根本是心理问题,大部分犯罪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缺失了情感的养育。我们在养育中需要做到的是,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在情感上给予更多。
2、善良能救命,做善良的人,同样教会孩子善良,善待他人。
3、12岁依恋期以前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
4、育儿育己,通过日常生活的事情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给孩子留下正确的“心象”。
这个本书读起来有点沉重,文中有很多的犯罪案例,特别是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每个案例都关于死亡,并且有的手段非常残忍,这些孩子在学习和专业上都是很优秀的,在未来是能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但是由于心理上的缺失以及自己对心理问题的淡漠与无知,铸成大错。就如作者所说的,每个大学生犯罪她都很怜悯,因为他们本可以有大作为,却走上了不归路。如果父母为孩子在情感上再付出多一点,如果学校更多的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他们自己对心理学更了解一些,也许他们的结局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