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

一、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二、各家解析摘要

1、韩鹏杰《道德经在说什么》

不用出家门,便能知天下之事;不用通过窗户去看,就能知道自然的规律法则。越是向外寻找求索,对道的认识就越少。所以圣人不用出行却能知事理,不观察却能明白道理,无为却能成功。

2、南怀瑾《老子他说》

(1)“不出户,知天下”,也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一句老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一个智慧真正成就了的人,不必出门,就会知道天下的事。

(2)“不窥牖,见天道”,用不着开窗就看到天道,就能够晓得外面的事物。天道也可以是抽象的,形而上的天道,也可以指实际天文的天体。理论上讲,如果有真智慧修养的人,用不着到外面实际经验,就可以了解事实的究竟。一个真正修道的人,是有这个境界的。

(3)“其出弥远”的“出”字,并不一定讲偶尔出远门,其实是指知识越多,越愚钝;换言之,知识学问越好,烦恼越深。因为普通的常识越多,真智慧反而被蒙蔽了。所以“出”字并不是指出外之出,是付出去,我们在精神生命上,在脑力上,付出得太多,真正的智慧当然就越来越低了。因此,圣人之道是做内省工夫的,“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并不是说,万事都不要做就成功,而是要真正做到无欲,没有任何的欲求。

3、白云先生《老子之道》

(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如果只拘泥困囿于一物,那么对另一物便是无知的。以此一知,不可知彼一知,因为由此一物,不可通彼一物。天下万物,无有穷尽。只有解除物蔽,从具体的、有形的物中抽离出来,从琐细繁复小知的桎梏中抽离出来,才能理解,原来天地万物其实是一个整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下通于一气。圣人与道为一,天下即人身,人身即天下。无须离道而寻道,无须出户而知天下。故,不出户可以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圣人抱一合道,故无须窥外物以见道。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物与道相反,出离道,缘名物以求道,求索越多,出离越远,对道的认知就会越少。

(3)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所以圣人知足之足,虚静自处,抱一内守,得见大道。而不会跑出大道,在天下万物里翻找大道,这就是不行而知的道理。

不见而名。不能跑到道外去到处翻找道,因为道不可道;也不能以物之名来形容描述道,因为常名不可名。道隐无名,大象无形,视之不足见。圣人修炼体道,与道为一。

不为而成。不为,指圣人为政,不以人智治国。圣人治理天下,去人复天,以天治天下,万物皆自然而成。

4、罗大伦《道德经说什么》

(1)“不出于户,以知天下。”老子说,悟道之人,不用出门就能知道天下发生的事,就能了解天下运行的规律。

“不窥于牖,以知天道”悟道之人都不用往窗外看,在屋里坐着,就知道天道了。老子用这两句话来说明这个人很高明、见识很广,他不出门,不看窗户外发生了什么,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们关注的事大部分都是没有用的,要学会从中 取舍。道是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也是知识前面的正负号,它代表了 方向。做事背离了道,您所学的知识就是犯错的基础。明白了道的规则,您的内心就不再有纠结。

(2)“其出也弥远,其知弥少。”这句话从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您往外走,走得越远,希望了解的就越多,但是可能您知道的也就越少。当您的欲望越来越多,离道就会越来越远。“知”,不是您知道八卦,而是您知道“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

(3)“圣人不行而知”,知道的是什么?知道的是无我利他的道的法则。“不见而明”,明的是无我利他,放下自己的私欲,为大家做事的这种道的法则。最后“弗为而成”,成的是您的事业,因为您按照道的法则,放下自己的私欲,为周围的人做事。“弗为”就是放下自己私欲的意思,不要为了自己的私欲去捞取、作为。

您的心里有了道以后,不用到处去找机会,也不用到处去增加见闻,把自己的事,扎扎实实地做好,您最终就可以进入“弗为而成”的状态。

三、我之体悟——学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

这六七年的时间,我太想摆脱苟且的“现状”了,所以拼命的学习,看书,研究各种成功之道,结果除了自己的心越来越乱,干什么都不踏实之外,没有做出任何成绩。而且学太多东西之后,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用学到的理论去分析;别人给我说什么,都喜欢用自己知道的理论去反驳;有时候还会觉得别人很“无知”,不想跟对方说话;还喜欢贴标签。

慢慢的,我发现周围人越来越不喜欢和我交流了。家人也觉得我总爱讲大道理,什么事情都振振有词的,十分反感。有次老公跟我说:“你别用你学到的那些来跟我们说话,很让人讨厌你知道吗,难道你学那些就是来教育我们的?真希望你赶紧不要学了。”,我说:“谁让你不思进取不学习不读书的,说不过我还怪我学多了,有本事你也学啊!”。老公说:“如果读书学习之后就变成你这样,那我还是不要学了。我要也这样对你,咱们日子都别过了。”

我这才意识过来,学太多并不一定是好事。学习本来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自己,生活的更好,但如果只是学习了知识本身,而无法转化为认识世界的能力,是无法达到这个目标的。我想就是老子说的“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于是,这大半年,我试着放下这些知识和别人相处,试着多听少说,试着不先入为主,发现内心一下清净了许多,越来越能觉察到别人的情绪和需要了,和家人的交流也越来越顺畅了。和人相处,真得不需要太多技巧和知识,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全身心的投入关系中,让对方被看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四十七章——不出户,知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