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的文化之美


荷塘的文化之美清华园的荷塘,是淡雅的,是宁静的,是朱自清内心世界的,是自然景色在朱自清先生梦幻的想像、优美的文笔中刻意渲染出来的超脱现实的,孕育出一片氤氲着淡淡情绪的文化美景。言由心生,景着情色。在颇不宁静中,朱自清先生迈步荷塘,寻求这片刻的宁静。一条曲折的小路,一条幽僻的煤屑路,更加的寂寞,虽然有着些许的幽森,但淡淡的月光与心中的愁云不正是相得益彰吗?路上只有一人,这一方世界是自己的,是朱先生抛却尘俗而独处的佳地。独处,是一种深思,是一种与世隔离,是遗世独立的情绪。在独处的冷静中,可以放下“一定”要做得事情,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呢?哪些话是“一定”要说的呢?是生计,是工作还是责任?这个“一定”是什么感觉?是非自主的、非情愿的,是层层的压迫与约束,是朱自清先生无奈而不得不做。在白色恐怖中,苦闷与彷徨相伴,惆怅与孤苦萦绕。在这样的境地中,朱自清先生爱独处,在这一片苍茫的月下,独自享用这无边的月色。朱先生享用的月色,是在独特氛围中的心理映射,是苦闷之中的悠闲,孤寂之中的寄托。荷叶田田,是自然之葳蕤,舞女的裙,则是眼中影射;荷花点缀,是眼中之景,袅娜、羞涩,沾染着主观情态;明珠、星星、美人博喻手法,写荷花之情态,粒粒未开,如珍珠润泽,群散叶间,似碧空繁星,花开娇艳,形如出浴美人。朱先生追求心灵的宁静,心与物遇时,心中的感受自然流露与笔端。微风中的清香,恰似耳畔的歌声,以通感手法写清香的丝缕不断,而通感与比喻等手法触发的媒介就是心理的联想,就是心理的感受,此情此景中,通感、比喻等手法的运用顺理成章,接续而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倾斜”“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光与影的旋律”是“梵婀玲上的名曲”。自然的美景,触动着心理的感受,流淌笔端,化为了优美的文笔,超越现实的美景。通感与比喻的运用,是朱自清先生心绪的流淌。感官,不仅仅是单一的感官,视听嗅味触等感觉单独存在的,是外在感官与内在感觉的结合,“内心听觉”和“内心视觉”相结合。感官并非是单纯的感官作用,而真实的体现在“内心听觉”和“内心视觉”上,让我们真正地把内外统一、结合起来。内心视觉即自我审视、觉察自我。内心视觉能见到什么呢?首先你必须使心灵习惯于去看美的事物,然后去看美的行为,这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基于人们善良的行为。凝神注视是内心视觉的眼睛,只有这种眼睛,才能观照与雕琢出那伟大的美。内心听觉是一种感知内在的听觉能力,我们不仅能通过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还能通过进行各种行为实践来提高这种能力。它是一种内、外连接的听觉能力。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调动内心听觉,便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活动能力和精神境界。淡雅的月光中,荷塘是美丽的,是朱自清先生外在感官与内在感觉的结合,是清华园的荷塘与朱自清先生感觉的结合,是生命体验的外放,生审美境界的重塑。而塘边的景物也是沾染着月光的朦胧。“乍看像一团烟雾”“隐隐约约”只带“大意”的远山,路灯也是“瞌睡人的眼”。在朦胧之中蕴含着别样的情绪。《周易·乾》:“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心灵的愉悦是难以持久的,外在的喧闹压抑不住内心的孤寂,“但热闹是他们的”一句将自己从与人自然的相融中剥离,恢复到尘世之中。而在尘世,“我什么都没有”,我们没有什么呢?没有的是不是正是朱自清先生所追求的,所描述的呢?荷塘边,眼见莲叶田田,内心中深藏的故园乐趣触发而出,往昔,传承已久的旧俗——采莲的欢乐场景浮现,而现在“无福消受”,只能在心中惦念着江南,惦念着故乡。在不知不觉中回到了故乡,回复了往昔的惆怅。

因不宁静而寻求宁静,在荷塘的宁静中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让短暂的快乐滋养尘俗的心,于惆怅孤寂中需求片刻的宁静,这正是于山水中寄放心灵,在自然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从陶渊明归隐自然以脱离樊笼,到苏轼纵舟江上的“遗世独立”“饮酒乐甚”,再到史铁生独居地坛寻找人生的真谛,无穷的自然给文人墨客提供了心灵的寄放地,也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汩汩清流,滋养着他们备受生活煎熬的灵魂。

你可能感兴趣的:(荷塘的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