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于禅定中出离六道

          (陇上鼎然)

图片发自App

六道就是六大觉识的演变过程,也就是心识运作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六种意识境(境界相)。说得再简单些就是我们的身口意很可能经历的六种不太好的境相。而六道的实相就是由贪的心识引起的饿鬼道境相、由嗔的心识引起的地狱道境相、由痴的心识引起的畜生道境相、由疑或嫉的心识引起的人道、由慢或妒的心识引起的阿修罗道,由散乱或逸顺的心识引起的天道(鼎然称为漫道)。这六大觉识自然对应的是六道,所以,欲想出离六道,而不再堕落,其实是很简单的。下面,鼎然将解说于禅定中彻底出离六道的修证过程:

要想出离六道,必须要让你的意识,时常于禅定中形成平稳和柔顺。然后,再着力培养意念的坚固和明净。当意念有了充足的能量脱离意识的纠缠时,则六道自然出离。说的通俗点就是要让意识彻底清净下来而意念彻底明净起来时,在意念瞬间脱离意识的牵引而形成空性状态时要清醒地认知此状态并安住其中,就是脱离六道的最佳时机。在此之前,一定要让意识时常于禅定中形成稳定和清柔。让意念的坚固和明净回游在意识当中,净化意识的清净度。使意识当中的杂想尽量处于“昏睡或死寂状态”,这就为意念将来彻底脱离意识的牵引而转变成我们的纯觉识打基础。这个转变后的纯觉识就会直接显露在我们的七识当中(经典所说的“意根之第七识”)并逐渐与我们的本觉(妙观察智)相融,彻底使七识之性——“自我”逐渐“软化”。至此,“意身生”浮现,平等性识光性形成,这个状态就是“极乐界”的境相。所以,在我们已经脱离六道的牵引,同时也是即将进入极乐界的必然归宿。这种真实不虚的禅定解脱三昧,一旦修持者能够融通于实修禅定中,脱离六道,不用吹灰之力。苦于末法众生,愚昧不觉,懒惰于禅定,惧怕吃苦,担心死亡。这些消极的心理皆是自心业相的遮盖,自然也因自心业相的遮盖,而业力不请自来,又怎么可能如实进入禅定,也自然不可能出离六道的牵引。甚至有的佛学半解知见徒不相信鼎然所说,并产生怀疑,如此之童愚众生,也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了。所以,鼎然写此文章,只为有缘如实实修禅定的人而写,不针对那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初学佛者以及那些时常钻在经典理论当中研究所谓的“解脱道”之初学佛者,鼎然在此特别提示。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说进入禅定中如果对治这六大觉识很可能引起的六道境相:

于禅定中对治由贪的心识引起的饿鬼道境相:

1、意识之所以能够“存活”,并连续起用自我分别,于分别中相续产生自我索取和贪恋,其所依赖的境相之一,必然是在欲界。所以,欲界是维持并滋养意识得以长久生存的滋生地。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时,就可以找出对治由贪爱而引起的自我索取障了。譬如:欲界的色相,是丰富多姿的。当我们的意识与外界色相产生合和,也就是意识与外界色相因为因缘的合和而起用,则我们的根本心识的种子便被激活。这就好象种子,一但入土,时逢下雨,自然,生根萌发。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的根本爱欲种子在面临外界色相的因缘起用后,一切索取和妄想自然萌发。所以,贪爱之性,是根本痴种。当我们面对色相而起用意识并产生分别,从而进行索取时,因为意念的不专注,以及不明净甚至不坚固,所以很难在意识开始索取色相而形成坚固的贪恋时,因意念不善于当下明晰。自然被意识所牵,众生也终将迷恋在贪爱的“灯红酒绿”之欲界当中自生自灭。所以,于禅定中,培养意念的坚固和明净,是调伏或降伏爱贪继续蔓延的第一决定清净解脱法要。

2、时常于上坐前,修持禅定者要彻底放下对人世间的一切贪恋。给你的意识强化一种意图,目的就是给你的意识,时常灌输良好的“空性”养料。然后,善调呼吸,使其平稳而柔顺。其次尽量做好禅坐坐姿,一旦坐姿稳定下来就不要再动了。一切的准备工作做好后,要让意识,处于平稳、柔和、空明状态。不要使你的意识产生紧张和敏感于外界或敏感于自己的呼吸等自我色身相当中。

3、当意识逐渐平稳后,修持禅定的人,就暂时处于宁静和安详状态。此时,意识或多或少会浮现杂想、或强或弱会出现尘相,或间断或跳跃会萌发幻思。当这些玩意生起时,修持者一定要提起正念,也就是提起清净的意念专注,在意念专注这些,由心识所生起的诸多玩意时,理应当下放空。也就是当你看见女人,所分别出的自我美丑而继续运用你的意识进行攀缘索取(驻足欣赏)时,意念就要赶紧“出场”制止意识继续进行索取美色,并使意识在即将产生索取或已经产生索取时彻底放空而继续自然起用,也就是让意识继续保持在空明状态。这样不断在禅定中训练意念的快速反映,也就是训练意念在意识即将生起攀缘索取的当下,就能够迅速“接受”意识的“贪爱”信号,在因地就消融意识由爱贪而继续索取的执着业力。

4、如果修持者于禅坐中,很难扑捉由意识起用的贪爱信号,在这种状态中,修持者理应保持意识的稳定和空净。尽量在此“难以琢磨”的状态中,运用意念的明净,刺激意识在意念的牵引下进行胜境界的观想。譬如:观修明点、观想诸佛菩萨的庄严相、观想本尊或上师,运用意念的清净和意识的平稳起用来祈愿上师或本尊以及大瑜伽成就者的殊胜加持。

5、当意识开始产生困乏或昏沉时(说得再简单些就是困乏和昏沉其实就是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修持禅定者不要混淆,鼎然在此提醒)。一定要让意念明晰此昏沉状态。也就是修持者感觉昏沉时,修持者的心,是清晰而明净的。无论修持者怎么昏睡,内心依旧是清晰而明净的。这个阶段就是意念的坚固,和明净已经达到足可以超越意识的牵引了。因此,修持者一定要不断地培养意念在面临意识昏睡和困乏状态中始终保持清晰和明净的能力。

6、当修持者的意识彻底进入深睡状态,此时,修持者的意念依旧是清晰而明净的。这就归功于修持者经过长久不懈的努力所培养出来的,所以才可以让意念在意识进入深睡后,依然明晰而坚固(在此状态,意念,相当于充当站岗的哨兵,也隐含叛乱)。此时,只要稍微唤醒意识一丁点的觉知,就可以直接进入真正的超觉状态(三摩地)。这就好比意识在死睡状态,意念只是试探性地推推意识,看看意识到底是真正地睡死了没。当意念稍微推搡意识的时候,意识只是稍微翻翻身而继续沉睡,此时,意念就彻底解脱了。当意念彻底于当下解脱时,自然是内乐而外清。当意念进入三摩地并与“驻扎”在三摩地的本觉(纯觉识)“会师”。此时,意念转为纯觉识。而纯觉识的能量,自然就形成了本觉之光,于是,六道彻底出离,净土自然浮现。修持者在此境地完全脱离六道的牵引,至此,出离六道的禅定任务就完成了。

鼎然提示:其余五大觉识,对应的五种道,也自然顺理成章,由嗔、痴、疑、慢、散乱的心识而引起的境相,于禅定中调伏方法等同于由贪的心识而引起境相的对治方法是一样的,鼎然就不再继续罗嗦了。

修持者要反复在禅定中,来回打磨,要让意念,彻底地坚固和明净。这样,不仅在禅定中受用无量。而且下坐后,由于意念的相续坚固和明净。我们再起用意识对外界色相的感知,修持者,则显得异常的清晰和愉悦。也就是说:当修持者,在面临外界色相时,意识一旦起用这六种不良的觉识,而意念就会迅速锁定并提醒意识“赶紧脱离”。这种在当下的洒脱,和于禅定中的自在,其实就是“双胜”净土的真实写照。这种“有无具乐”的大自在,可以说在欲界,已经是顶极受用相了。而意念的坚固和明净,修持者,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是否快速进入禅定,是否可以快速出定。这种来去自在的大乐,是不同于天道的所谓有为乐。为什么?因为天道的有为了,是欲界助道的次因。说的再简单些就是有自我索取和享乐的意识心在作祟。而因意念的坚固和明净所培养出来的乐,是离自我意识的索取,是本觉之光自然流露的乐。所以,修持禅定的人,不要混淆。

欲想彻底脱离六道,若不进入实修禅定,一切免谈。而这种,实修禅定,非坐、非卧、非行、非走、非思。而是当下清净,当念明净。于清净时,趁热打铁,继续深入禅修,培养意念的相续坚固和恒常明净。何故?无量劫业习难除故。所以,才需要在明心后,赶紧如实进入禅修状态,否则,等铁凉下了,你再去打,恐怕,累死的不仅仅是你自己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于禅定中出离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