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鸡汤·使命召唤·成为你自己世界里的太阳

1. 听课流水账

周末,又是个赖床的好日子。然而让我放弃睡懒觉的,果然还得是李善友教授的课程。

打开应用,传来的依然是那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乡音浓重的英语,以及刻意拖长的关键词。

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熟悉的Plato、Elon Musk、Steve Jobs、Zima Blue,还是那种满溢的,却又是深埋而温暖、滋润心底的能量感。

哦对,今天还多了失控玩家,多了羽生结弦,还有他的4A旋转。

教授的课永远会不断打磨,不断和当下相结合。所以总是不腻味。

————————————————————————————————

2. “听教授的课,不用做笔记”

听教授的课,我从来不做笔记,甚至不会正襟危坐,而是一边做家务,一边处理手头上不太需要动脑子的杂事,一边去聆听,除非教授准备给我们展示一些美好的视频资料。比如Zima Blue。

比起如何去理解,理解到什么程度,“感受”才是我在这个课堂上最重要的目的。

教授的语速不快,不是竹筒子倒豆,有些话会反复说好几遍,有些话会刻意放慢、拉长,反而使得听他的课时,不容易丢失信息,而且即使漏听了一两句,也能很快跟上。

尽管,作为一个经常会过度思考的人,即使在听课的过程中依然会有一些感悟有一些理解,但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那种从大道之上,从哲学思维上,从底层逻辑上,从第一性原则上汲取能量的过程。

自己所汲取到的能量,难以用言喻,但它确实渗入了我,成为了我可以驱使的力量,因此不必记录。

从简单的方面来说,只需要发自内心地问自己:

“我为何而来到人世?”

“我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没有我,世界损失了什么?”

“每一天,我是被什么驱使着醒来的?”

问就行了,不用回答。但是问的时候一定要说出来,大声说出来哦~!

并告诉自己:

“发现使命,并知晓自己能、或已经在为之奋斗的那一刻,才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

“我才是我自己世界的造物者。”

同上,大声说出来哦!最好录音,录视频,给自己看~!

————————————————————————————————

3. 再看Zima Blue,又有新感悟

(Zima Blue,既是故事的主角名,也是主角所“创造”的那种蓝色的名称)

齐马蓝是当年火爆的“爱死机”里面的其中一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集(也是李教授最喜欢的)。

最初被其惊人的表达内容所震撼,后来被李教授的解释所触动。

而今天则是看到了新的感觉。

也许过去看齐马蓝,会很简单地给一个答案:不忘初心。

而李教授则告诉我们,这是一个人追寻一生最后发现自己的使命所在的时刻,它可能很简单、朴实,但感知到它后,一切都只是背景,你才是那个主宰自己的存在。

“最初的我所看到的,就是这一池的蓝色。”

“我的主人觉得我可以更优秀,于是给了辨别不同颜色的功能。而随着时代变迁,我不同的主人更是赋予了我更多先进的能力,使我成为了一个完整具有自主意识的机器人。”

“后来,我不断改造自己,探寻世上乃至宇宙中一切所有的美,却一直无法得到满足。”

“这时,我回想起了那片蓝色。于是,我开始在我的画布上加入那片蓝色。不断扩大,直至布满整个画布。”

“但我感觉还不够,那片蓝色还无法填满我的内心,我于是不断扩大我的画布,甚至在星球、宇宙中涂满那片蓝色……”

“最后,我才发现,只有放弃了所有多余的感知,我才能真正被那片蓝色所充满。”

“因为我所需要的一切,仅仅是那片蓝色。”

此中有真意,鄙人不才,斗胆聊聊自己的感受。

齐马蓝的使命,其实从出生时就被定好了。毕竟,它在最初,仅仅是一个清洗泳池的小小机器人。

而主人对它的爱,赋予了它更多的可能性。而随着它不断的“成长”,又有更多的人赋予了它不同的能力,使它逐渐成为了“他”。

而他也认为,具有如此多可能性的自己,其使命理应是更为庞大的。于是他也开始改造自己,让自己几乎“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并用这份能力漫步在星空中,寻找美。

这像极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从一张白纸,到染尽世间千般颜色,却似乎仍不知道自己所求为何。

那么,实则背离了他原始使命的齐马蓝,也和我们一样。他发现,无论创作出多么伟大的作品,他的内心却也得不到满足。

此时,也许是属于机器的那种“旧数据”作祟,他的“蓝”开始在自己的画布上出现。故事里也没有说最初的蓝色方块,是他故意的,还是无心的。

但他却开始在这片蓝色里寻找可能。他的使命,也终于回应了他。

而这一切,需要的是他摒除一切外物,去寻找心中那片蓝色。

李教授说,我们其中一种寻找使命的办法,就是找到自己内心深处所喜爱的事情,并用心打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伟大作品,以之入道,使命就会到来——而这份喜爱,其实就是一种使命感。

那么,喜欢这个虚无缥缈的词,是怎么回事呢?

心理学说:你见得越多,你越喜欢。

斯科特·派克说:爱一个人或一件事,是因为你投入了最多的时间。

两者异曲同工。

而齐马蓝,从出生开始,其任务就是让那片泳池的蓝色保持纯粹。而在他成为“人”并开始投身艺术之前,连他的主人都已经换了好几代,那么那片“出生的第一刻就看到的”蓝色与他相处的时间,没有数百年,起码也有数十年了。

而这原本就是他的使命,也是他的毕生所爱,也是他最终回归的怀抱。

那就是幸福。

所谓使命,也就是我们生来所带来的,那就一定是从出生起到如今,我们不管有意无意,却都投入了最多时间的那件事。

那件无论如何我们都不愿从生命中移除的事。

每个人都可以去问问自己,那是什么。

那件事,往往就是我们的使命。

————————————————————————————————

4. 如果人生是游戏?

失控玩家,在李教授这里,其核心不在于给玩家们的情怀狂欢,也不在于它提供的视觉盛宴,而在于一个清晰的思考:

如果,某一天醒来,发现我的人生只是一场游戏,我会如何?

Guy(失控玩家的主角)说:我要通过做好事(来升级),(获得更强大的能力)来帮助大家,从而改变这个世界。

最后,他确实改变了游戏规则,也改变了世界——不论是虚拟的,还是现实的。

有人说,Guy实际上就是一个超级AI,他那么厉害也是自然的。

别忘了,电影里他的创造者说,他的厉害一直都埋藏在他的程序里。但是,在没有被使命召唤之前,他和所有其他的AI一样,只是一个任何玩家都可以随意鱼肉的NPC,“一辈子都过着同一天的生活”——扎扎心,这就是Buddy(和Guy非常要好的保安)及其他NPC的“一生”,这也像极了我们大多数人,对一切的“离经叛道”采取怀疑,指责,排挤的态度,然后过着日复一日毫无起伏的人生而不自知。

但我们也认为,每个人都有成为那个“超级AI”的潜在能力,毕竟我们所处的世界,也没有那么多“超级AI”。有的,只是无数平等地平凡着的众生,也就是NPC。

和一小撮觉醒了的Guy,也就是主角。

而同样一个问题,Elon Musk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就太好了:我可以不断地尝试,然后失败,然后继续尝试,不断前进,体验游戏的乐趣。

这也让我想起最近发售的,火爆到出圈的“艾尔登法环”。

这个游戏的优秀性我就不多叙述,是玩家的自己知道它有多好,不是玩家的也许也不需要了解,而我又没有收钱宣传……

我想说的,是这个游戏……不如说,这类“魂”游戏里面所充斥着的让玩家各种“死于非命”的“恶意”。

在过去我们总说,游戏就是不断给你正反馈让你不断成功有成就感的毒品。

但“魂”游戏很奇怪。它从一开始就想要置玩家(的角色)于死地。

所有的主要敌人,从第一个开始,无不是体型大、动作敏捷、生命力顽强,甚至还会各种又华丽、威力又强的法术。

甚至有些时候,所谓的“敌人”,会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

而我们的主角,出生时只有一件破烂衣服,一点基本的武器,身无长物,动作不敏捷,力量也不强,法术更是粗浅而弱小。

而主角唯一可以凭借的,唯有操控者的玩家的智慧和能力。

毕竟,游戏再难,敌人也只是不成熟的假AI;而环境更是死的。

玩家从无数次“死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敌人的特点,总结经验,调整战术,找到对策,提高熟练度,最终击败敌人,获得奖励。

前几天的一次游玩经历也让我印象特别深。

当时,我走到了一个非常恶劣的环境里,那里的土地只要走上去,不出几秒,我们的角色就会进入一个持续变得虚弱的状态。除非通过有限的物品解除这个状态,或者不断“嗑药”来恢复,否则我们走不出多远就会“死”去,然后回到最初的出发点。

我一开始感觉这种环境特别恶心人,因为但凡随便走一段路就会死,而整个地图又没有任何指示我们该去哪儿,路上还会遇到各种敌人,甚至还有一个大BOSS需要去击杀……这个探索过程中我把几乎所有的解除状态的消耗品都用完了,于是陷入了困境,我的心态也有点不稳。

结果我朋友来了句:嗑药呗,药吃完就去死,复活后重新走另外一条路就是了。

豁然开朗。我三下五除二地把地图开完了,把该拿的物品该打倒的敌人全部搞定。

而且死亡的次数甚至比前面战战兢兢地摸索还要少一些。

说个笑话,这就是“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因此,如果人生是游戏,何不快哉?

但即使人生不是游戏,难道我们的人生就容不得一丁点失败?

或者是,就因为会失败,我们就放弃追寻使命了吗?

“玩游戏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

……

有人说,男人至死是少年。

看看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动漫:

“错的不是我,而是这个世界!”

“我们是被选中的孩子!”

“我将会变成光!”

“我要成为绝对的恶!”

“我一定会保护你们!”

“为了雅典娜!为了这片大地的正义和爱!”

“我来守护/改变这个世界!”

……

也许正是这种“中二病”所附带的热血以及“无端”的使命感,才让那些“男儿”(不论男女)毕生都怀有敢于闯荡的意志,才会让他们不断创造奇迹。

有人说王道热血漫要过时了,但它们永远是销量最高的那一批故事。尽管不免套路,不免重复,但永远看得人热泪盈眶,永远让人心潮澎湃。

不是因为这个套路多强多好,只是因为……

“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太阳的碎片”。

若能成为自己的太阳,又再何惧世间的风吹雨打?

————————————————————————————————

5. 奔赴使命吧!一切世俗所认为的成就,都不过是指引我们的里程碑。

羽生结弦,如今当之无愧的花滑王子。

他所创造的,是美得不得不为之折服的作品,是难以超越的世界纪录,是奥林匹克极高的荣誉。

而风光的背后,是儿时一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所以4A应该也能做到吧”,是摔倒无数次依然要站起来的坚持,是即使严重受伤也要完赛的顽强,

在采访中,他对记者说,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要去滑冰,他应该就是为滑冰而生的。

而4A(空中旋转四周半),则是他的一个具体的目标。

有人说,啊,他拿了那么多金牌,所以去挑战人类极限,这有什么奇怪的?

但他们却不知道,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惦记的事情,只有4A,只有儿时那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誓言。

他甚至曾向记者说,如果做不到4A,感觉就无法回去面对当年的自己。

而金牌,只是在追求极限的过程中顺带得到的。

那些说拿了金牌再去追逐的人,请搞清楚,事情发生有先后,不代表先发生的事情就是原因。

更何况,4A明明是他连赛事都没法参加的时候说出来的。

而另一方面,奥运金牌,本身就不是什么“100分标准”。它本来就象征着人类的极限。

拿到金牌本身,就是达到了,或是突破了一次极限。

也有人说,哦,我们要先以金牌为目标,然后再去追求极限。

《论语》则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因此)欲取其上,必取上上。

首先我不得不重复再说一遍:金牌本来就没有真正的标准,或者说,金牌本身就代表了极限。

而如果以极限为目标,往往就会在即将到达的时候松一口气。

行百里者半九十,其实也是源于这个问题。

别的不说,看看如果在100米跑即将冲过终点的时候松一口气,你的成绩会慢多少?

就连中考体育指南里面,都反复强调“50米考试时,切勿在冲线之前放慢脚步”。

而我在给体质中心供稿的时候,直接提示:要把50米当60米跑,那么你就会冲得更快,势头更猛,成绩更好。

只有取乎上上,才能得上。

所以,真正想获得金牌的人,根本没有把金牌本身当做目标。

为什么?因为只有超越了金牌,你才能获得金牌。

就如那个脑筋急转弯:跑步比赛中,你超过了第二名,请问你是第几名?

当然是第二名。第一名还在前头呢。想拿第一名,就得以超过第一名为目标。

道理就这么简单。

但是,比起所谓的第几名,奥运选手们真正瞄准的,只有世界纪录。

或者是,为国争光,之类的——而实际上,道理也跟上面一样,没有区别。

比起“做到第一”,更多是“做到自己的极限”。

而所谓的考试分数,比赛名次,业绩,收入……

这些只是衡量我们努力的一些指标,而非目的;是里程碑,而不是目的地。

棋圣李昌镐也说,必须把目光放在如何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上,而不是去纠结是否能取胜。每当陷入纠结胜负的思考中时,他的棋不是必负,就是下得大失水准。而只有把“继续留在这里”或者“拿下所有比赛”这样的责任感、使命感出现时,他才能完全沉浸于棋局,下出他最好的水平来。

那是棋局本身的胜负,是不断高速精密的计算和预判,以及每一步落子的勇气,与世俗的胜负只是恰好相连了而已。

世俗的一切,都是为了鼓励我们凡人做到某件事而存在。而当我们的眼光放到了更高的维度时,并不会因此失去世俗的一切,反而会顺手得到不少。这中间并不矛盾——因为我们能做到的,比他们所鼓励的还多得多,凭什么不会获得更多呢?

而且,即使再不凡的人,也不会脱离“人类”这个平凡的名字。“世俗”这个词听起来“俗”,但它的主体,正是“人类”。

再怎么出尘脱俗,也得先入尘、先不免俗,然后从尘中出,从俗中脱。

这也许也是“大隐”能“隐于市”的高妙之处吧。

————————————————————————————————

6. 我是我的造物者,我要成为自己的太阳

没有人能真正影响你,除非你选择去接受他们。

能操控你的情绪、思考和行为的,永远只有你的大脑。

所谓的失控,那是精神病人的情况——但即使是精神病人,也是受到大脑的操控,而非外物。

只不过,他们的大脑对世事的感知和处理,已经和我们常人有了太多的不同。

那么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我们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呢?

连“缸中之脑”都说,我们也许不过只有一个大脑,而没有身体的其他部分。也就是,我们这堆脑子,只需要控制好我们的脑子就行了。反正别的地方也没法控制。

那么那些认为自己“不受控制”的人,该从何谈起呢?

彭于晏,现在应该算是娱乐圈的国民老公,自律的天花板。

连姜文这么严格、毒舌的人,都说“他的肌肉跟雕塑一样好看”。

而他自己怎么说呢?

“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我们大多都无法控制,如果我们连自己都控制不了,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自律,对于他而言,不过是“在这个失控的世界中抓住唯一可以控制的东西”这样纯粹而已。

这比什么“我要减肥,我要腹肌,我要马甲线”来得简单多了。

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那么反过来说,我们对自己有绝对的把控权。

在这一层面上,毫无疑问,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造物者。

那么,如果我想被照亮,为什么不自己为自己造出一个太阳?

凡是有信仰的人,无一不做到了这点。

他们的信仰,就是他们为自己所造的太阳。

但某种程度上,这个太阳还是不太好控制,毕竟是身外之物。

那么,让自己成为太阳,何如?

这一个太阳,燃烧的是我们的使命感。

这一个太阳,驱动着我们往使命的方向而去。

这一个太阳,或许还会照耀到别人,获得别人的感谢——但那只是顺带的。

因为,只有寻找到自己幸福的那个瞬间,我们的太阳才会真正亮起来。

届时,我们将无所畏惧。一切都不过是在为我们的经历增色而已。

因为,“不论刮风下雨,太阳照常升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鸡汤·使命召唤·成为你自己世界里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