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19课无穷

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素书》求人之志章。昨天的博学切问,所以广之;高行微言,所以修身。让我们提升自己对天理大道的认知,积蓄能量,厚积薄发,让我们感受到人生澎湃的力量。今天的这句原文读来也是十分开阔,有智慧,大家感受一下恭俭谦约,所以自守,深计远虑,所以不穷。沿着这句话,我们眼前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有一位君子,他待人恭敬,为人勤俭谦虚,又知进退,他自我坚守这些美好的品质,不仅如此,他境界高,眼光远,谋计深远,从不会让自己陷入困窘的境地,心里也不会生烦恼。你和他交往就感觉如沐春风,折服于他身上的优秀品质,交谈几句,又感觉醍醐灌顶,赞叹他深远的智慧。你能感受到他尊重所有人,感受到他的朴素、谦卑、恭谨,这样美好的一个人,怎么能不让人想靠近,想成为这样的人呢!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人。有这样一位持续学习,并践行中华文化的企业家,他已年过七旬,他的婚姻幸福美满50多年,他经营家庭服务型企业30多年,做到了行业内龙头企业,他经营企业和家庭成功的秘密又是什么呢?这要回到他小时候的愿望。4岁的时候,他就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幼年的他和兄弟姐妹,被分散在不同的家庭里,在不同的亲戚家寄宿。童年和少年时期,他没有拥有圆满的家庭,这段经历反,而让他更渴望美满幸福的家庭,美满幸福的家庭,对他来说就像金子般珍贵。带着初心,长大后走进了婚姻,后来由自己创业,他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纯粹的发心。于是对自己的家庭,对自己服务的千千万万的家庭,他十分珍惜,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他发现,对幸福美满家庭的渴望,是每一位客户的需要,于是他以此作为自己和企业的使命。他经常说,做企业要把客户放在心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对自己服务的每一个客户都十分恭敬,对自己服务客户的每一个环节,都十分慎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把客户的需求放在心上,做好每一个细节,不敢有一丝的懈怠,满足客户的真需求,帮助客户建设幸福美满家庭。30多年的时间,虽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这样那样的挑战与挫折,虽然这位企业家也遇到过迷茫和焦虑,但是通过学习和反省,他很快又回到自己的初心,并且越来越自信坚定,从容不迫,如果有机会见到他,只是看到他仁爱质朴有智慧的眼神,你都能被他打动,你都能感受到,他对自己要求很高,感受到他身上恭俭谦约的品质,我们对这位企业家赞叹的同时,可能会心生惭愧,因为在我们工作生活中很多时候与这位企业家相反,我们看看,与恭俭谦约相反的这4种情况,我们身边或者自己身上,大概都会有。与"恭"相反的是"怠",怠慢的怠,自己怠心生起来,心就不够敏锐,反应就不那么迅速。比如和长辈或领导一起吃饭,看到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刚好自己也饿了,就没有尽让长辈或领导,直接自己下筷子夹菜吃起来,吃了两口才意识到,唉呀,忘了领导在哪,结果影响了自己在长辈或领导心中的形象。自己平时还是知道恭敬长辈或领导的,只是被那道菜吸引就忘记了。与"俭"相反的是"奢",奢侈的奢,一位年轻的朋友,他在老家消费水平比较低,工资四五千。分期付款买了豪华汽车,其实能满足他联络或出行需要的选择有很多,只是他想这样才有面子,宁可背上负债的风险,也要维持精致的生活,这样才是对自己好。你身边有没有抱着这个想法的人呢?这都是把精力放到了外事外物上了。与"谦"反的是"傲",傲慢的傲,有的傲,是瞧不起别人,有的傲,是自以为是。阳明先生在《书正宪扇》中说,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皆只是一傲字,便结果了一生。一个傲慢的人,就像一个绝缘体,拒绝成长。阳明先生又说,谦是对治傲的良药,如何谦呢?阳明先生说,那不仅是外貌谦逊,不是只对别人做出谦逊有礼的样子,而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就是心里要知道恭敬、谦虚、退让,这就是恭俭谦约的样子。与"约"相反的是"嚣",嚣张的嚣。阳明先生在《教约》里提到一个词,荡而消,意思是,一个人没有礼节不守规矩,行为放浪知,不知退,精神也是四处奔逸,有时候就会跑到不好的地方上去。约,就好像心里有根牵引绳,万一行驶念头要跑了,这根牵引绳总能及时拉回来。能自守走恭俭谦约美德,是因为他的心从不放逸奔驰,心中是安静和纯净的。那样的君子形象,我们心中都渴望靠近,渴望成为那样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这些美好的美德,只是有时候,一不注意或管不住自己的念头,就跑到恭俭谦约的反方向去了,这个时候,我们心里各种不好的念头冒出来,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放驰了,所以我们离心中渴望君子形象越来越远。这不是我们心中想要的。怎样才能从忙忙碌碌的事情中挣脱出来呢?怎么在纷纷扰扰的念头里理清头绪,让心安静下来,让生命逐渐靠近我们心中渴望的君子形象呢?答案就是心不放逸,也就是阳明先生说过的,收放心的工夫,把自己的心找回来。孟子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有"放心"而不知求,家里的小鸡小狗,如果走丢了,人一定知道要找回来,但为什么自己的心丢了,人却不知道是找呢?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如果我们这个心被各种欲望枝枝叶叶牵着走,就是放逸,就像我们在除累那课中说到的,占有即被占有。我们的心被贪欲牵着走,那我们就不能主宰自己的生命,生命就会显得拘窄不开阔,同样的我们的仁爱、胸怀、能量、智慧就变得有限了,面对生命中一些重大转折,重要选择的时候,自然就不能心生万法。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虚怀若谷,拥有恭俭谦约的品质。因为他的心不放逸,能治守,所以他们良知清澈,心生万法,临时不变,应变无穷。我们熟悉的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就是这样一个有智慧的人。在刘邦大军进入咸阳城的时候,各位将领忙着往秦国的仓库跑去,抢夺那些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与之相反的是萧何没去仓库,反而第一时间去收集秦朝这些年来积累的档案,包括法律条文,各地地图,户籍档案等等。从打天下到治理天下,依靠这些档案,刘邦迅速坐稳了大汉江山,这些都受益于萧何的深计远虑,背后的就是萧和他的心能自守,所以萧河办事没有疏漏,而且目光长远,借由这份智慧,萧何晚年在汉初政治斗争中,也能明哲保身,全身而退。深计远虑,可退可进,有大智慧的人心不放逸,坚守的原则只有那么几条,因为心不放逸,所以能坚守,能成事,我们的心一旦放逸,奔驰,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智慧不高,所以难成事。其实我们的生命本可以无比开阔,仁爱、胸怀,智慧、能量,本就是不穷,怎么做到呢?阳明先生说求道问学要有着力处,在着力处下功夫,才能有得力处,要想真有所得,务必要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心上用功,明心净心,为善去恶,将自己的念头和更高全面的起心动念对标,舍掉一份不明和贪欲到,道就提升一分,经过实践与练习,胸怀仁爱、智慧能量也随之提升,就逐渐走进"不穷",三个月,也许半年就会逐渐感到自己的心中升起了智慧和力量,那些黑暗中的云团,比如纠结焦虑,烦恼,郁闷,就会逐渐消失,生命一下子开阔起来。今天就在我们的记录本上,记下心不放逸,恭俭谦约8个字,想着我们学习之初立下的那个目标,是不是觉得又靠近了一步呢?祝福大家我们明天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素书》19课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