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从写作开始》第一讲“教育写作的误区”

真正的教育写作者一定是本着“我手写我心”的写过意识,以自身的专业实践,专业反思,专业阅读为依托,始终致力于发现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始终着力于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路径。由此而诞生的教育文章,关注的是当下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是具体可行的方法。不一定每篇文章都有理论高度,却每一片篇都瞄准了课程、课堂与师生,每一篇都关注着实实在在的教育生活。

一、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现象:试图写一篇教育论文时,翻翻相关报刊,搜索一下近阶段的热点信息,在以阅读到的内容为理论支撑,探究某些相对务虚的教育问题。

这种现象的产生,实际上就是作者没有自己思考的结晶,在利用自己捕捉到的一点信息,加上自己的理解,拼凑出来的文章。文章一定不会有什么令人惊艳的例子,所写的论点也难免是肤浅的。可以说,这部分作者,是“想有近道,吃巧粮食的老师”。但实际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经过广泛的调研,刻苦的研究,深入的思考,是写不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来的。

二、视野逼仄,观点陈旧。

作者列举了一个例子,在审阅某地700余篇教师竞赛论文时发现,至少有20篇以上的文章,还在探究十几年前风行一时的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这一主题下的文章不是不能写,经历了十几年的课程,实践教育写作者,该关注的应该是十几年实践中的得与失,决不应该还在探究浅层次的学生主体地位问题。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需要对实践多年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进行学理分析时,文章的着眼点应放在对既有实践经验的得失剖析之上,不能浪费笔墨去探讨小组合作探究的各种积极意义。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作者主要表达了两个意思:一是要开拓视野,就要多读书,多读前沿性的文章,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拿一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反复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三、叙议错杂,缺乏条理。

倘若是写作教育叙事或教学叙事,不能“以议代叙”,要将所有的笔墨集中到事件本身的叙述与描绘之上。

为数众多的作者,只会从自身的感性经验出发,思考相关教育教学问题,不懂得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分别从教师、学生、他人、当下需要、未来需要等不同视角综合量。

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思考一个问题,不要有局限性,要尽可能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尽可能的从多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才能思考的更深刻、更全面、更理性!

五、求大求全,内容空乏。

新手的论文选题总是偏好与指向某种宏大的教育意义,试图用一篇3000字的文章便完成对某一重大内容的分析阐述。

毛泽东曾经说过,破其五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的写作也要这样,不能求大求全,把一个小的问题分析彻底分析清楚,岂不更好?

概括起来就是抓住一个具体问题,做纵深剖析。任何一篇文章都无法解决所有的教育教学问题,面面俱到,不如各个击破。

六、扬长避短、自设障碍。

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要知道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线教师而言,我们的短是教育理论,我们的长是实践经验。我们应该用文字记录我们的课堂,记录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真实感受,去大谈特谈教育理论,这就是拿我们的短去和别人的长去拼。

七、乐于表达,懒于修改。

作者说过一句话,没打开一篇文章,第一段便读到了错别字和病句,便不再愿意继续阅读这篇作品,直接将其送入垃圾篓中。

为数不少的作者写完一篇文章后,便匆匆地寄出,至于文章中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病句,有没有论证不周的瑕疵,一概不再关注,这样的作品,成功发表的概率极低。

一名真正的教育作者,必然对自己的文字与思想心存敬畏,无论写作何种类型的文章,完成之后,至少先认真通读一遍,看看有没有明显的文字错误?有没有内容上的表达不清?然后将文章放一放,第二天或第三天再认真研读一遍,看观点表达是否精确,语言运用是否精准,内在逻辑是否经得住推敲。

这样反复修改是对文字的尊重,是对读者的尊重,更是对自身思想的尊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从写作开始》第一讲“教育写作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