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二)

《被讨厌的勇气》第二章,一切的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在上一篇文章中,主要介绍了自卑感的概念,以及和自卑感带来的自卑情结,而自卑情结也会转变为优越情结、夸耀不幸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其实是我们人际关系问题的根源。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

绝大多数人都深深地认定,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环境中,我们总希望自己能够超越他人,但这种竞争和比赛的视角与意识,让我们觉得世界处处是对手和敌人。由于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在我们不如对手或敌人的时候,我们因此形成自卑感。但哲人提出 ,更为健全的自卑感,并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虽然人人存在差异,但是每个人生而平等,我们努力向前,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而是为了不断的超越自我。

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在竞争的思想意识下,我们必然会意识到有胜负,会自然而然地与他人进行比较,也就不可避免的产生自卑感。但这种自卑感是和他人进行比较产生的,比较的结果是可能优于他人,也可能是输于他人。此时,自卑情结或是优越情结也会随之形成。于是,我们会不自觉得把他人甚至整个世界都看成了”敌人“,这就是竞争意识的可怕之处,它让人想要一直处于获胜状态,在他的眼中世界充满了敌人。但现实世界是真的如此吗,真的有那么多的敌人吗?真的有那么多人关注你吗?事实是在意你的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经常会读到那些两兄弟或姐妹之间的故事,做弟弟或妹妹的常常感觉到自己被父母忽视,认为父母总是更喜欢哥哥或姐姐一点,甚至意识到需要与哥哥和姐姐之间去竞争。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他们把和哥哥或姐姐的关系,从”竞争”的角度去考虑了。

还有妒忌心理,我们无法得到的东西,是否也希望他人也不能得到。这种心理是因为,我们从竞争的角度去考虑了人际关系,因为我们把他人的赢或者好看成了自己的失败。在这样的心理下,我们有时无法真心祝福他人过得幸福。

那如果放下竞争意识会怎样呢?也许我们就不会想要战胜任何人,就不会害怕“输给他人”了。我们能够真心地希望他人过得好,他人便不再是敌人,而是一种伙伴的存在。哲人说,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因为这个世界就不再是一个让你感到危险的地方,而是一个值得信任,感到安全的舒适的地方。如此,我们的人际关系的烦恼会大大减少。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最糟糕的人际关系,也许表现于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按照目的论来解释,如果有人很愤怒,那是他要用愤怒这种方式让对方屈服。如果开始辱骂他人,那是他想要挑起权力的斗争。一个人为什么会挑起权力斗争呢,那是因为他想要获胜,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如果我们面对他人的辱骂,应该首先想到对方的目的是要挑起权力斗争,如果我们被激怒,刚好就满足了对方的目的,即使你暂时把对方压制住了,但对方的目的还没有达到,因而会进入复仇阶段,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两个人原本是要讨论一些事情,当无法说服对方的时候,一方就会开始人身攻击。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教育方式不当,也会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比如逃学、割腕,其目的是对父母进行报复。

人际关系若是发展到了复仇阶段,就几乎不可能调和了,为避免这种发展,在受到争权挑衅时,我们就应该警惕陷入权力斗争的陷阱。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无论是与他人竞争还是受到他人挑衅时我们会本能斗争和反抗,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意识。我们如何避免掉入权力斗争的陷阱呢?

哲人给的观点是,我们不需要对他人的挑衅行为进行回应,也不要使用发怒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因为比发怒之外更有效的交流方式是使用语言,有逻辑性的语言是充满力量的。

还有一点是,无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能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进入了权力斗争。为什么,因为坚信自己的正确就意味着说对方的错误,最终会演变成胜负之争。但是观点的对错本来不应该和胜负有关系,因为我们如果认为自己正确的话,其实对方是什么观点我们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由此陷入了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认错,我是正确的,对方是错的,我便获胜啦。也因此才会很难承认错误,因为承认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人们不愿接受失败所以不承认错误,结果就会导致选择错误的道路。哲人说,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因为追求我们自身的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竞争来完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