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意义疗法”的一些看法

“我们这些在集中营生活过的人,都记得那些走过一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在数量上可能不多,但足以说明一点: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小书里,作者通过他在集中营的经历的记录,提出了“意义疗法”。

二战期间,希特勒对犹太人进行了灭绝人性的压迫,所有犹太人都被强制送入了集中营。当时的“奥斯维辛”无疑是真正的人间地狱,在那里的人们不但受到人身自由的绝对禁锢,时刻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战争结束的遥遥无期也同样压迫着他们的神经。曾经读过《安妮日记》,躲藏在密室中的安妮虽然暂时安全,但也免不了整日惴惴不安,何况是这些已经在集中营受苦的人呢?他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强烈的好奇使我打开了这本小书。


我们拥有的“内在的自由”

饥饿和缺觉都会使犯人对事物丧失兴趣(正常情况下也是如此),并且变得易怒,这也是犯人常见的心理状态。缺少睡眠部分是由于臭虫的骚扰。在拥挤的屋子里,由于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臭虫成灾。我们既没有尼古丁也没有咖啡因,这也是原因之一。

除了这些物质原因外,还有心理原因——犯人们有某些情结。绝大多数犯人都有自卑情结。我们曾经是,或者曾经把自己想象成是“人物”,而现在我们的待遇形同猪狗。(p75-76)

集中营中的犯人深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压迫,冷漠、暴躁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常态。放弃自己生命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生命的无意义感充斥着集中营。

没有了尊严,希望渺茫,但也有那么有些人愿意安慰别人,愿意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别人。

“这样的人在数量上可能不多,但足以说明一点: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


选择自己如何活下去,如何应对,是我们在最难的境况下仍旧能够拥有的自由。这也是让一个人获得一种真正的内在升华的方式。孔子晚年周游各诸侯国累累如丧家之犬,在礼乐崩坏的时代意图说服诸侯以礼治国。汉代苏武被迫牧羊,离开家乡几十年,依旧守节,绝不肯背叛汉朝。司马迁年少时就走遍全国,拜尽名师,却因帮朋友伸冤而惨遭宫刑,但他却能完成《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这些人真正让我们敬佩的原因,就在于当不可避免的苦难来临时,他们应对的态度和行为的高尚。


精神动力

人的独特性在于只有人才能着眼于未来。

人对未来会有计划,会为了实现目标而忍耐、牺牲。还记得《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中那个被病痛折磨地一心求死的女孩吗,当她看到那片不凋落的常春藤叶时,她的内心重新有了希望:希望可以在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对于其他人,也是一样的道理,怀抱着希望,拥有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并专注于此,人就不会再感到生存的无意义。


人类存在之本质

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生命之意义的问题实际上被颠倒了。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他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维克多还说“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所谓的自我实现,绝不是指某种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人越是追求这个目标,越是容易失去它。”

一个人太过于沉溺于自我的时期,往往最容易想到轻生,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陷入人生并无意义的漩涡中。并且,每个人的生命的意义都是独特的,这也是每个人独特的经历所决定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尽力去完成自己独特的使命。南非总统曼德拉的一生都在为废除种族隔离而呐喊,特蕾莎修女则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文人鲁迅则是用笔为戈,揭露黑暗的政治,批判腐朽的封建制度。


参考资料:《活出生命的意义》/(美)弗兰克尔(Frankl,V.E.)著;吕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6(2017.9重印)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对“意义疗法”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