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万历十五年》有感的中年妇女(三)

今天主要写一写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的事情。

从本书的第一章《万历皇帝》到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写了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相交的始终。

看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当年情感多真挚,后来结局就有多尴尬。

我们从头来梳理一下这条线。

1.在万历皇帝不满十岁的时候,除两位皇太后外,他所需要尊敬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张居正张先生,另一个是“大伴”冯保。

2.万历和他的两位母亲对张居正有特殊的尊重,并称之为“元辅张先生”。

3.张居正对10岁的小万历可以影响到什么程度呢?书中这样写道:

万历年方10岁,就能书写径尺以上的大字。有一次,他让张居正和其他大学士观看他秉笔挥毫,写完以后就赏赐给了这些大臣。

张居正谢恩领受,但在第二天他就启奏皇帝:陛下的书法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现在已经不宜在这上面花费过多的精力,因为书法总是末节小技。

自古以来的圣君明主以德行治理天下,艺术的精湛,对苍生并无补益。像汉成帝、梁元帝、陈后主、隋炀帝和宋徽宗、宁宗,他们都是大音乐家、画家、诗人和词人,只因为他们沉湎在艺术之中,以致朝政不修,有的还身受亡国的惨祸。

对于这忠心耿耿的进谏,小皇帝自然只能听从。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居正的格局非常大,作为皇帝的老师,他贯通古今。他的思维都是从为国家考虑为着眼点,引导万历如何成为一个好皇帝。

4.他的苦心没有白费,早期的万历对他是绝对的尊敬与依赖,甚至在他父亲去世时,因为万历的依赖,都不同意他回家守孝三年。

这也造成了很多文臣对他的强烈谴责。最终迫于舆论的压力,张居正选择回老家守孝。

当时的情景书中如此描写:

1578年前后,年轻的皇帝对张居正的信任达到最高点。这种罕见的情谊在张居正离京以前的一次君臣谈话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张先生启奏说,他前番的被攻击,原因在于一心为朝廷办事,不顾其他,以致怨谤交集;万历则表示他非常明白,张先生的忠忱的确上薄云天。说完以后,君臣感极而泣。

可以想象当时的画面是多么感人,在重压之下,一君一臣同心相交。

4.可惜张居正再优秀,终是没有逃过人性的弱点。

书中这样描写他回江陵老家的排场:

直到后来,人们才知道元辅的坐轿要32个轿伕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僮两名在内伺候。

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委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

张居正行经各地,不仅地方官一律郊迎,而且当地的藩王也打破传统出府迎送,和元辅张先生行宾主之礼。

我们看很多古代电视剧,觉得8抬大轿是极高的殊荣,而张居正的轿子需要32人抬,还有分卧室,客室,还有仆人伺候,这就是移动的套房啊!

4.这样的排场奢华,为他的结局埋下了隐患。虽然他当政期间基本做到了用人唯才,对皇帝的劝勉目的也是从利国利民的角度出发。

但人非圣贤,终是得罪了很多官员。得罪官员到也没什么,问题在于说的多了,动摇了他在万历皇帝心中的形象。

5.张居正一直到死,都是深得皇帝信任的,他的母亲因为他获得无上荣耀,他的孩子因为他官禄丰厚。

单从看张居正的这一生来说,他是圆满的,辉煌的。但把时间线拉长,拉到他死后,发生了令人唏嘘的变化。

6.张居正死后不到半年,因为丈量土地的事情为导火索,一发不可收拾小,文官纷纷揭发他得罪状。

书上是这样写的:

他已经被盖棺论定,罪状有欺君毒民、接受贿赂、卖官鬻爵、任用私人、放纵奴仆凌辱缙绅,等等,归结到最后,就是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廷大权,居心叵测云云。

7.下面是书上的原文,个人认为将万历皇帝的心理分析的非常透彻:

这一切使年轻的皇帝感到他对张居正的信任是一种不幸的历史错误。

张先生言行不一,他满口节俭,但事实证明他的私生活极其奢侈。他积聚了许多珠玉玩好和书画名迹,还蓄养了许多绝色佳人,这些都是由趋奉他的佞幸呈送的。

得悉了此项新闻,万历又感到十分伤心。这十年来,他身居九五之尊,但是被限制到没有钱赏赐宫女,以致不得不记录在册子上等待有钱以后再行兑现;

他的外祖父因为收入不足,被迫以揽纳公家物品牟利而被当众申饬。但是,这位节俭的倡导者、以圣贤自居的张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地占尽了实利!

8.心态上的转变,各种证据的出现,让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心中的地位极速下降。

况且张居正还死了,连为自己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9.终于,在他死去的两年后,万历皇帝下令抄家。

这抄家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没收家产。除了家产还包括这两年之内被家属花费、转移的物资钱财必须全部追补,即所谓“追赃”。

10.对张居正的家人来说,这是噩梦的开始,书中这样写道:

该追补的数字又无法有确切的根据,所以只能根据“情理”的估计。

张居正生前毫无俭约的名声,负责“追赃”的官员即使意存袒护,也决不敢把这个数字估计过低。

张居正的弟弟和儿子在原籍江陵被拘留,凑缴的各种财物约值白银十万两以上。

这个数字远不能符合估计,于是执行“追赃”的官员对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严刑拷打。

张敬修供称,确实还有白银三十万两寄存在各处,但招供的当晚他即自缢身死,几天之后,张家的一个仆人也继而自杀

11.不仅张居正的儿子很惨,他那曾经接受过无上殊荣的母亲也很惨。

书上说:

在抄家之后,有两个人呈请皇帝对张居正的老母额外加恩。万历一面批准以空宅一所和田地一千亩作为赡养,一面又指责了这两个呈请者。

从万历的态度来看,他已经完全忘记了张居正的教导之情,满心都是对张居正的怨。

总结一下,看完张居正与万历皇帝的事情,当真感慨世事流转人心难测。

当年君臣感极而泣是真,后来抄家也是真。

张居正为国为民教导皇帝有功是真,为一己私欲奢华无度也是真。

万历皇帝自小依赖他尊重他是真,后来对他失望厌恶他也是真。

同一个人,因为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心态,令事件的转折如此大。

还有张居正的儿子以及母亲,在他活着权柄滔天的时候只怕没有想过自己的结局会如此凄凉。

所以说,人这一生,但凡有了牵挂的人,不论他是自己的后代也好,母亲也好,爱的人也好,都要学会收敛一下自己的私欲。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一时的快乐享受,会为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如果张居正当年生活上不是这么奢靡,清算他财产的时候也不会逼的儿子自杀。

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但也有不少前人造孽后人遭殃的事例。

ps:张居正事情写完了,下一次打算写写明朝太监的事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万历十五年》有感的中年妇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