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乐通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泻火药必会得分点

image.png

必会得分点:清热泻火药
【考频指数】★★★★
【考点精讲】
1.清热药的分类: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清热解毒药、清虚热药五类。
2.清热泻火药代表药歌诀:(泻火石栀知芦竹,决密谷香粉夏苦)
3.清热泻火药功效主治
(1)清肝明目(2)除烦利尿(3)生津(4)清热泻火-清泄肺胃之热
4.清热泻火药的主治
(1)石膏:【主治病证】温病气分高热;肺热咳喘;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2)知母:【主治病证】热病壮热烦渴;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3)天花粉:【主治病证】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痈肿疮疡,跌打肿痛。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4)栀子:【主治病证】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湿热黄疸,热淋,血淋;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5)夏枯草:【主治病证】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目赤肿痛,目珠夜痛;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5.性能特点
(1)石膏: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兼能解肌透热。
(2)知母: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
(3)天花粉:善清肺胃之热而生津液、润肺燥,又能消肿痛、排疮脓而疗疮治伤。
(4)栀子:善清心、肺、三焦之火,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
(5)夏枯草: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6.药理作用
(1)知母:有解热、抗菌、抗炎、镇静、抗肿瘤、降血糖、抑制Na+,K+-ATP酶、降低交感-肾上腺系统机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2)栀子: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镇静、镇痛、抑制中枢、降血压、保肝利胆、促进胰腺分泌、利尿、减少胃液分泌、泻下、止血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7.常见药对配伍意义
(1)石膏配知母:清热泻火、滋阴生津力更强, 治热病气分高热证及肺胃火热伤津证。
(2)知母配黄柏: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3)知母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4)栀子配淡豆豉: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5)栀子配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力强,治湿热黄疸效佳。
8.用法用量
(1)石膏:内服用生品,入汤剂宜打碎先煎。外用须火煅研细末。
(2)栀子: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除烦止呕。栀子仁(用种子)善清心除烦,栀子皮(用果皮)兼清表热。
9.使用注意
(1)知母:性寒质滑,故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忌服。
(2)天花粉:本品性寒而润,故脾胃虚寒、大便滑泄者忌服。孕妇忌服。反乌头,不宜与乌头、草乌、附子同用。
(3)青葙子:本品微寒,故脾胃虚寒者慎服;又有扩瞳作用,故瞳孔散大者忌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宜乐通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清热泻火药必会得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