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上山”的初心,方得“下山”的始终

江南的梅雨如期而至,诱人的杨梅如约上市。

这不,近期因为上树采摘杨梅而不慎跌落、摔伤的新闻屡见不鲜。究其原由,除了外在的树枝脆、梅雨滑等原因,上树谨慎、精力充沛,下树大意、身心疲惫等内在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以至于有“上树容易下树难”的说法。

爬树如此,爬山的朋友肯定也会发出同样的感叹:上山容易,下山难。

真的如此吗?对于这个问题,在攀爬仙居县公盂岩的路上,我特意询问了儿子。作为一个同龄人中较为资深的徒步爱好者,他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听来与我竟然有相似的想法:“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想法更多是主观感受,并非真实的客观存在。

概括起来,大约有两方面的原因:既有体力透支的生理原因,更有视野局限的心理影响。

对于前者生理原因容易理解,因为我们爬山的顺序多是先上后下,所以,在后半程的下山环节肯定比前半程的上山环节体力透支的边际效应要更加严重,身体的疲劳感更加强烈。因此,下山的感受肯定比上山要差,而且上山时多是抱持着对于山顶美景的期待,也就忘乎身体的疲劳。

对于后者心理影响在此着重探讨,除去山路本身的客观存在,我们可以用如下等式表达:

体力消耗+视野限制=艰难程度的心理感受

上山,因为看不到尽头,也就不再远眺;因为山路陡峭,也就无暇他顾;因为体力高耗,也就专注爬山。

如同黑夜里视野受限,眼睛盯得是脚下的阶,双脚蹬得是各种的坎,双手攀得是各类的物,只能关注当下眼前的每一步、借助随时身边的每一物。此时此刻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活在当下”。

下山,因为因为体力低耗,也就暇有余思;因为山路险峻,也就心戚戚然;因为视野远眺,也就畏惧向前。

如同白日里视野广阔,眼睛和精力就有所分散,手脚踏得是迎面的路,眼睛瞟得是纷繁的物,内心怕得是胆战心惊,人在此处,心却早已心猿意马,飞到山下丰衣足食之地。

走好每一步,身体并不很累;走一步看三步尚且看不到尽头,极易引发心累,身心一体从而导致几倍的身累。毕竟,人脑的重量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左右,但其消耗的能量却占全身消耗能量的20%。

下山,如同黑暗中寻找方向的人,如同饥寒中未见终点的人。前者看不到,后者看不清。

人生的后半程就是如此,既怕看不到方向,更怕看不清希望。

看不到方向,忘记初心;看不清希望,难得始终。

小至徒友爬山,中至人生经历,大至社会发展,君不见,轰隆声中众多“工程上马”,却在无声无息中偃旗息鼓,以致爬山无终、人生无果、社会无根。

这与当下的热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是解读自《华严经》的部分经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七:三世一切诸如来,靡不护念初发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九:如菩萨初心,不与后心俱。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要记得自己的初心。经常回头望一下自己的来路,回忆起当初为什么启程;经常纯净自己的内心,给自己一双澄澈的眼睛。

相信很多人初心的美好,但须“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不忘上山的美好,忘却下山的艰难,看得到方向、看得清希望。

由此,想到一个成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感叹于古人的智慧,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人性有着这种深刻的洞察。

语出《诗经·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意思是说人们不是没有(良好的)初心,但很少有人能够有很好的结局。

成语讲述了一个道理:人们在开始做事时往往热情高涨,随着时光流逝,激情开始降温,最后事情或是不了了之或是草草收场。如果人们不能保持初心(高涨的热情),最后往往不会有好的结局。

山脚上一同出发的人熙熙攘攘;山路上结伴而行的人稀稀俩俩;山顶上踯躅攀登的人屈指可数。

上半程集中注意力,高效地运用充沛的能量;下半程分散注意力,过快地耗散有限的能量。

如果说上半程比拼的是生理的成熟度;下半程,比拼的是心理的成熟度。

唯有保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清醒认知,才能破除“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人性魔咒。铭记:

对于徒友,安全到家才是终点。

对于飞机,平稳降落才是终点。

对于人生,方得始终才是初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忘“上山”的初心,方得“下山”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