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函数参数
1.1 不定长参数
当我们定义函数时,可能需要定义一个函数能处理比当初声明时更多的参数,这些参数叫做不定长参数。
我们可以在形参前面加上一个 * ,这样这个形参就可以获取所有的实参,它将所有的实参保存到一个元组中。
举例说明:
(1) 假如实参大于形参时,函数调用报错。
def fun(a, b):
print(a + b)
fun(1,2,3)
------------------
fun() takes 2 positional arguments but 3 were given
(2) 不定长参数使用:
def fun(*a): # 不定长参数
print(a)
fun(1, 2, 3, 4)
----------------
(1, 2, 3, 4)
不定长参数特性:
(1) 位置传参的不定长参数
只能存在一个一个参数有 * 号,可以和其他的传参方式一起配合使用。但是位置参数不能放在不定长参数后面。
def fun1(*a, b):
print(a)
r = 0
for i in a:
r += i
print(r)
fun1(1, 3, 5, 7)
----------------
执行错误:TypeError: fun1() missing 1 required keyword-only argument: 'b'
def fun1(b, *a):
print(a)
r = 0
for i in a:
r += i
print(r)
fun1(1, 3, 5, 7)
-----------------
(3, 5, 7)
15
不定长参数要放在关键字传参前面
def fun1(c, *a, d):
print(a)
r = 0
for i in a:
r += i
print(r)
fun1(1, 3, 5, d=9)
-------------------
(3, 5)
8
(2) 关键字传参的不定长参数
2个 * 号表示关键字传参的不定长参数。
def fun1(**e):
print(e)
fun1(a=1, b=2, c=3, d=4)
-----------------
{'a': 1, 'b': 2, 'c': 3, 'd': 4}
特性:
位置传参必须放到不定长参数的前面,关键字传参必须要放到关键字传参的不定长参数之前:
格式:
def fun1(*g, h **e):
print(e)
print(g)
fun1(1, 2, a=1, b=2, c=3, d=4, h=1)
# h 负责接收关键字传参
# *g 负责接收位置传参
# **e 负责接收关键字传参的不定长参数
------------------
{'a': 1, 'b': 3, 'c': 5, 'd': 7}
1
(1, 2)
位置传参的不定长参数 与 关键字传参的不定长参数混合使用时,也叫万能参数。
1.2 参数的拆包
传递参数时,也可以在序列类型的参数前添加 "*" 号。这样它将会自动的将序列中元素依次作为参数传递。
要求需要中的元素的个数必须和形参的个数一致。
用,是不行的。
def fun(a, b, c):
print(a)
print(b)
print(c)
tuple1 = (1, 3, 5)
fun(tuple1[0], tuple1[1], tuple1[2])
要传递元组中的数据时,上面的方式比较麻烦,那么有没有更简单的方式呢 ?
def fun(a, b, c):
print(a)
print(b)
print(c)
tuple1 = (1, 3, 5)
fun(*tuple1)
----------------------
1
3
5
** 针对不定长参数,假如时一个字典时 ,参数拆包怎么使用呢 ?
dict1 = {'a': 1, 'b': 3, 'c': 5, 'd': 7}
def fun2(**dict1)
二、函数返回值 return
2.1 函数的返回值 《重点》
函数内的变量或者执行结果,想要直接到函数外面去使用,这样直接时无法使用的。因此,我们就需要把函数的的变量或者结果,放到外面去使用,这样就要借助于 return。
def fun(*args):
r = 0
for i in args:
r += i
print(r)
fun(1, 2, 3)
# print(r)
-----------------
print(r) 在函数内定义的,函数外时无法使用的。
函数的返回值 return
return r 只能返回 r 的值,而不能返回指定r 的名称。
def fun(*args):
r = 0
for i in args:
r += i
print(r)
return r # 返回了r 的值,但是外面不能使用r的名称。
fun(333, 444, 555, 666)
---------------------
1998
1998
return 返回值,可以定义任何数据类型:
return [1, 2, 3]
return True
return 1
return {"a": 1, "b": 2, "c": 3}
return 后面不接数据时,返回 None。
def fun3(*args):
r = 0
for i in args:
r += i
#print(r)
# return
def fun4():
pass
return fun4
res = fun3(11, 22, 33, 55)
print(res)
------------------------
.fun4 at 0x000001A4EDEF1C80>
函数没有定义 return 时,返回的也是None。
def fun3(*args):
r = 0
for i in args:
r += i
res1 = fun3(11, 22, 33, 55)
print(res1)
------------------------
None
2.2 函数的调用 fun() 《重点》
函数的调用获得了函数的返回值的结果。
调用fun1()
res = fun()
print(res())
res() # res() 就是调用 fun() 函数。
结论:
1、 一个函数如果想要有返回值,必须写 return xxx。
如果没有return 和 只有一个return 没有任何返回的对象,那么这个函数的返回值就是None。
2、return 后面的代码都不再执行,看到 return 会直接退出函数。
def fun1():
print(1)
return # return 后面的代码都不再执行,看到return直接退出函数。
print(2)
print(fun1())
2.2 函数的练习
def fun(*a):
r = 0
for i in a:
r += i
print(r)
return a
print(fun(1+2, 3))
----------------------
6 # 调用函数的结果
(3, 3) # 函数的返回值
分析:
fun() 表示函数的调用
fun(1+2, 3) 等于函数的返回值, 也就是 a 的值。
重点理解:
函数参数的传递
函数的调用 fun()
函数的返回值,即 return 返回的值,
函数的调用等于什么 ?a (函数的调用返回的是函数返回值的结果)
三、文档字符串
3.1 长字符串
作用: 保留文本的格式; 作位一个多行注释。
格式:"""xxx"""
"""
1) 保留文本的格式
2) 作位一个多行注释。
"""
3.2 文档字符串
作用: 对函数以及类进行说明作用及参数返回的一个文档说明。
例如 print() 函数
def print(self, *args, sep=' ', end='\n', file=None): # known special case of print
"""
print(value, ..., sep=' ', end='\n', file=sys.stdout, flush=False)
Prints the values to a stream, or to sys.stdout by default.
Optional keyword arguments:
file: a file-like object (stream); defaults to the current sys.stdout.
sep: string inserted between values, default a space.
end: string appended after the last value, default a newline.
flush: whether to forcibly flush the stream.
"""
pass
四、作用域
作用域(scope)
作用域,是指变量生效的区域
python 中一共有2中作用域:全局作用域 和 函数作用域。
函数外部的区域都是全局作用域。
在全局作用域中定义的变量,都是全局变量,全局变量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函数的作用域在函数调用时创建,在调用结束后销毁。
a = 1
def fun():
a = 10
print(a)
fun()
print(a)
-------------
10 # 调用函数
1 # 全局变量
练习
用函数实现一个判断用户输入的年份是否为闰年的程序:
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能被4整除,但是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
以上2种方法满足一种即为闰年。
def fun():
while True:
year = int(input("请输入年份:"))
if year % 400 == 0 or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print('%d是闰年' % year)
else:
print('%d不是闰年' % year)
fun()
----------------
请输入年份:2000
2000是闰年
请输入年份:2001
2001不是闰年
请输入年份:2020
2020是闰年
请输入年份:
猴子吃桃问题(递归)
猴子第一天摘下若干个桃子,当即吃了一半,还不过瘾,有多吃了一个,第二天早上又将剩下的桃子吃掉了一半,又多吃了一个,以后每天早上都吃了前一天剩下的一半零一个。到了第10天早上想再吃时,见到只剩下一个桃子了,请问一共摘了多少个 桃子 ?
思路:
假设总共x 个桃子,每天吃一半多吃一个,那第二天剩下:x/2-1.
依次递减,到第10天为1个,可以反过来思考,设置一个队列,令对列从右到左取值,索引为-1的元素=1,然后前一个索引对应的元素则为 (x+1)*2
list.insert(index, (x+1) * 2),到第10个索引对应的的值,即list[0]对应的值就是第一天摘的桃子总数
def fun1():
i = -1
x = 1
list1 = []
while i >= -10:
if i == -1:
list1.append(x)
#print(list1)
i = i - 1
if i < -1:
x = (x+1) * 2
list1.insert(i-1, x)
i = i-1
print(list1)
return x
print('猴子一共摘了%d个桃子' % fun1())
-------------输出--------------
[1534, 766, 382, 190, 94, 46, 22, 10, 4, 1]
猴子一共摘了1534个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