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语课——这样的影片,日本可以拍吗?

波斯语是一门古老的语言,是伊朗和塔吉克斯坦的官方语言。

影片名叫波斯语课,其实是主人公被迫自己造出来的假波斯语。

正视历史的勇气

这是一部以二战纳粹集中营为背景的电影,故事灵感来源于真实事件,改编自德国柏林作家沃尔夫冈·科尔哈泽的小说。

制片方之一是德国,导演是乌克兰出生的瓦迪姆·佩尔曼,主角是法国演员,其他大部分都是德国演员。

本片作者也是编剧,敢于把本国曾经犯下的罪恶摊出来警醒后人,制片方也能够全力支持影片拍摄,而且首映就是在柏林电影节。这就是最大的认错诚意。

光凭这一点,我觉得影片就值8分了。

拿日本对比,同样是二战中罪行累累的轴心国,德国有勇气承认历史,正视民族曾经的错误。相较而言,日本何时能坦诚的对待曾经犯下的罪恶?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首相到靖国神社参拜战犯,右翼军国主义长期觊觎中华之心不死。种种行为毫无半点对历史的尊重。

影片情节

故事主要讲一个犹太人谎称自己是波斯人,逃过枪杀。恰巧集中营的炊事班上尉需要一名波斯语老师。于是主角小矮子开始和一众德国军官斗智斗勇,苟延残喘,直到德军战败,自己被上尉放走,重获自由。

小矮子本不会波斯语,为了活命,用集中营犯人的名字自创了一门“波斯语”。唯一一次犯错是把曾经教给上尉的“面包”说成了“树”。结果被上尉打的半死,后被扔进采石场做劳工,体弱的他险些丧命。最后因为自己病危期间说胡话,说的都是假波斯语,阴差阳错救了自己一命。在军队医院又险些说漏嘴,好在大家都认为他在说胡话,他也及时清醒自圆其说,保住了小命儿。好多人都怀疑如果这里军医和上尉告密就会拆穿小矮子假波斯人的身份。但我觉得欣赏电影,体味故事本身就好。就像那些看魔术表演的观众总想刻意拆穿魔术来显示自己有多聪明。

从此,小矮子用囚犯人名后缀做词根,整日和上尉周旋,说着只有两人能听懂的假波斯语。

上尉的出身也是苦大仇深,三岁丧母,不记得母亲长什么样,父亲残疾,家徒四壁,饭都吃不上。因为小时候经常梦见做饭,长大后就当了一名主厨,只因为看到纳粹军官穿着棕色衬衫聊天抽烟很开心,就加入了他们。

上尉一直认为自己不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而只是一个厨子。但他却保证那些刽子手们吃好喝好,面对那些被杀的犹太人,视如草芥。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上尉居然可以和小矮子用假波斯语聊天,作诗。

正在小矮子游刃有余之时,遇到一个真的波斯人,再次出现险情。好在同牢的意大利犯人舍身保他,替他杀了真波斯人,而后这名犯人也被纳粹上士毫不留情击杀。

经过此事,小矮子因长期恐惧而感到疲倦。曾想放弃,用自己替恩人的哑巴弟弟去死,最后又被上尉救下。

用心的细节

影片有几处细节做的很用心。

1、集中营的床铺,都是粗糙的硬板床,什么铺盖都没有,犯人都是合衣而眠。

2、小矮子在农场劳动完,有一个镜头是他们挖的土豆。然后回到牢里躺在草堆上吃的是带土的生土豆。

3、小矮子从农场再次回到集中营,之前找茬的上士,拜耳麦克斯想吓唬他,拿枪要杀他。小矮子因为知道是上尉故意让他去农场避风,所以无视上士,径自走进集中营。体现出小矮子在长期恐惧下,对自己的生死已经麻木疲惫了。

4、男主在地上捡起了一个娃娃,这是一个犹太孩子被处决时丢下的,撕下的布条上写着“Aviva”,他为这个单词赋予了假波斯语的含义:生命。

5、上士拜耳麦克斯送给女兵的礼物正是开局枪杀犹太人时,捡来的死者手提包里的遗物。

美中不足

1、小矮子第一次逃跑时遇到的法国老警察象征着耶稣。但开头主角自己说过,父亲是犹太拉比(拉比是犹太人中的智者,老师,教士),但自己很少去教堂。

2、在原著中,上尉是同性恋,到德黑兰找的并不是自己的弟弟,而是男同恋人。影片中这条暗线介绍不足,也许导演有意表示上尉真的是去德黑兰找“弟弟”。

总结

影片叙事过于平淡,缺乏情感震撼。既没有紧张激情,也没有比较惨烈的大屠杀,没有引起观众共鸣。故事本身应该是悲惨,回忆时带着心有余悸的绞痛。但也只有影片结尾主角背出2840个人名时,稍有悲悯。也可以理解为毕竟是德国编剧,制片方。认错的同时,也不想本国同胞太难看。

影片作为剧情片,有些荒诞的滑稽:主角是全片唯一一个没有真实姓名的人,却记住了2840名遇难者的姓名。上尉所夸赞优美的语言,却是根本不存在的假波斯语。但作为真实事件改编,背后又有一些视人命如牲畜的残酷。较为真实的记录了二战期间,人类犯下的非人罪行。

2021年2月20日星期六

你可能感兴趣的:(波斯语课——这样的影片,日本可以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