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4步用好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让你真正读透一本书,爱上阅读

01

大家好,我是多乐,叫我多乐妈也可以。

今天我想教大家如何用好思维导图笔记法来帮助你真正读透一本书,让你从知道、学到到做到!

你喜欢看书,但经常会有一种【读过的书很快就忘了】的感觉?!

就算没有忘记,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疑问,那就是:“我读这么多书,到底有什么用?”

如果我们不能将读过的一些书,学以致用,那真的等于在白读!

这一次来和大家分享我实践改版过多次,最终让我确定用好思维导图记读书笔记的方法。

尤其适用书籍:干货技能、实用类。

02

1、为什么用思维导图记读书笔记?

把一本书变成一张纸,加深理解和记忆,方便复习

想象一下,如果你能把一本几百页的书最后变成一张纸打印出来,通过看导图的分支结构,关键词信息,就能够去回忆和理解整本书的内容,在方便你去复习的同时,是不是成就感也满满呢?

提炼关键词信息,辅助阅读和思考

提炼关键词是一种能力,每一个关键词都是对一段话,一面字,一本书的高度浓缩,能浓缩的都是精华;

为什么有一些人他能够通过一个关键词就可以延伸出一个主题,去写一篇文章,拍一段视频,去写一本书呢?

这背后展现的就是这个人的能力水平、思考的深度。

所以,每次看完书你都能够去做一张思维导图,去提炼几个关键词信息的话,它能够在辅助你更快更好地进行阅读时,也能同时训练你的思维模式,倒逼你进行思考。

让你的思维逻辑更清晰,建立自己的知识网

书看得多了,学习和理解到的知识点就越多,这个时候你就要化零为整,去理清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用思维导图做出来的笔记,逻辑清晰,可以帮助你把碎片、零乱的笔记从复杂变得有序,梳理和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

举个栗子:比如我最近很想知道如何设立我的年度目标,然后我看过好几本这方面的书籍,每本书对应得会有张思维导图;

每次做完思维导图后,如果我有了收获想法,就会自己做一张如何设立目标的导图,然后慢慢地把它补充完整,现在我已经用这张导图做好了我的2022年年度目标,这就是我们学以致用的过程~

03

2、如何用思维导图写读书笔记?

1,对照书本目录,按照作者的章节排序做第一张思维导图的目录笔记

有些朋友看完一本书不知道要如何去理解它,那么你直接对着书本的章节目录去做一张思维导图,在这一步不需要你加上自己的理解去进行修改,但如果标题太长,你也可以提取关键词去精简文字。

2、仔细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封底、腰封以及目录、还有前言的内容,大致了解这本书后,可以做第二张思维导图了。

主要了解这三个点,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这本书能解决什么问题?

如果你能针对了解到的信息,在读这本书之前就提出三个问题,就更好了。

因为二八定律存在任何领域,书也是这样的。

一本书不可能全部都是精华要点,如果你能找到其中的20%进行精读,其他80%进行泛读、速读,那么你肯定会又快又好的读完一本书。

而能不能找到那其中的20%,就看你有没有在阅读前做自我提问了,带着问题去读书,会让你更有效率;

这就像你去商场买鞋,如果你一开始就知道你想买的是一双什么鞋,那么你一到商场就会直奔主题,而不会东逛西看,浪费时间。

3、开始进入正文的阅读部分,进行标注

看到有感触、想法的内容、可以用笔划线、重要的内容可以折个角,比如说重要的概念解释、名人金句、方法、案例,作者观点等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去标注的。

有人会建议我们在看书的时候,边看边记笔记,但是我自己看书的习惯是,中途看书不要停,我会在看完之后统一去做好笔记。

正文部分的内容,可以结合你的阅读习惯,精读、快读都可以。

我是精读和快读结合来的,看到我感兴趣的,对我来说比较重要的内容,我才会精读,对于一些看不太懂、不理解,对我目前作用不大的,我会快读、甚至是跳读。

不要担心,快读或跳读会不会影响我们的阅读效果,你要学着相信自己的大脑,放松身体,享受看书的过程,而不是担心我会错过什么……

如果你在开始阅读前就做好准备,潜意识会“引”着你读到重点部分,所以我觉得用什么方法来读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对你有用就行。

就算俗话说的:“别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我看书就经常这样,别管别人说什么,只要我看到了,觉得不错,我就会去试一下,好用就借鉴,不好用就不用。

4、读完后、填充和整理第二张思维导图的笔记

回看第一张和第二张导图,看看你提出的问题,在哪个章节部分有答案。

这个时候,你可以直接用你的问题作为导图的一个分支节点,去总结归纳知识点,进行列点梳理;

比如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要知道这个问题的概念、导致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案分别是什么,你能不能通过关键词用自己的话去概述出来?

如果不能,也不用急,去针对需要总结的知识点可以回看第二遍,还是用关键词去提炼,然后填入你的思维导图。

要做好这一步,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会比较考验你的耐心,能力还有执行力的问题。

如果你的耐心不够,能力也有欠缺,执行力又不强,那么这一步你很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

但是我觉得,如果你是想真正通过读书去改变自己,实现自我成长和升级,那么你要去学会输出,做好读书笔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从输入到输出,再到输入,循环往复地不停歇,如果你能跟着这个学习的循环结构去行动,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就会慢慢的进步和成熟。

书会越看越多,越看越快,笔记会写得又快又好,你思考问题的角度,观点也会越来越深刻。

读书写作不分家,它们不会让你很快就获得改变,但却会细水流长,慢慢滋养你的内在和灵魂。

04

三、为什么不用手写笔记的原因?

我简单说一下,为什么不建议大家用手写的原因,主要是手写笔记的效率太低,又不方便记忆和查找。

不管我们用什么方式去写读书笔记,都会需要码大量的文字,特别是那些有你思考理解的部分,还可能会频繁地去修改;

如果用手写的话,效率肯定会很低;

一整本书下来,可能你看书花两个小时,但记笔记却要花上2.3个小时,中间会消耗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形当中会为写读书笔记这件事情增加阻碍,让你觉得麻烦很难坚持下去。

我觉得在看书和记笔记的时间分配当中,记笔记用上的时间是看书的1/3,是比较合理的一个时间区域。当然了,你也可以用碎片时间去记录补充完整;

我以前看书,就会因为觉得写读书笔记这件事情太麻烦,然后就懒得去写,最多就是摘录一些金句,但是直到我后来去写作的时候,才发现,我之前看的那些书完全没有发挥作用。

有时候明明知道某个知识点、案例、观点这些素材在一本书中有提到过,但就是想不起来是哪一本书,在哪个部分出现过,重新去翻找的话,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最后不了了之。

所以,我有过这些经历教训之后,我对读书笔记的总结就是记笔记的方法,一定要简单快捷,在省心省力的同时又要方便我查看和调取知识信息、和素材。

而要达到这个要求,用手写的笔记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只能用电子版的笔记格式去制作和保存。

04

四、如何提高记笔记的效率?

看书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纸质版的图书,一种是电子书

看纸质书的好处,就是在翻书的过程中容易带来看书的感觉,这是电子设备无法取代的,而且看纸质书不会损伤眼睛;

看电子书的好处,有个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始阅读,比较适合碎片化的看书时间,而且记录摘抄书中内容可以一键复制,存储也很方便;

我一般会选择纸质书和电子书这两种进行互补。

但是不管是用哪一种看书的形式,都要想办法去提高记笔记的效率,减轻负担,从而帮助我们更轻松地去完成读书笔记这件事情。

那么我看书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作为输入,我需要学习和积累书中的素材,扎实我的写作功底,还有一个就是,我想通过看书去解决我目前的一些问题。

所以我记读书笔记的方法,也是为了达到这两个目的去做的。

我现在看过的书一般会做两张思维导图和份速读卡片类的笔记。

对比别人做一份读书笔记,我的量会更大,所以我会特别注意提高我记笔记的效率。

比如是纸质书的话,我需要摘抄笔记,用手打字我肯定是很慢的,用语音输入转文字的话,会有一些错别字需要修改,也会拖后腿,拉低效率。

这个时候我就会直接用手机把书面内容拍成图片,然后上传保存在我的印象笔记里面。

最后,标注一行关键词,我会注明书单名,作者,来源页面,可以提炼哪些关键词,或者与哪些主题有关联。

做这样的拍图保存,标注的动作都很简单,也比较省时,然后我也特别愿意用这样的方式去写笔记。

可能有些朋友会担心用这样的方法,不能帮助我们去很好地理解和吸收这一本书的内容,但这是作为我存储写作素材的一种速读卡片的形式;

它的作用就是帮助我在需要用到它的时候能够快速地让我检索找到它就够了,至于对书中理解的内容,我有两张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记忆、复习和理解。

另外一种是电子书。

现在我会用微信读书去看书,因为我发现,它有一个特别好的功能,就是在电子书上划线、标注重点内容、还有即时写下的灵感想法,都能够在你看完整本书之后一键复制导入到我的印象笔记里。

这个功能能够让我不用另外停下来去摘录笔记,而是持续到看完,最后统一去做笔记的整理,我用了几次之后,发现真的节省了我不少的时间。

这就是我用这两种看书的形式,去提高我记笔记效率的方法,对比我之前的速度至少提高了近一倍。

因为我看书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但是我做笔记的速度又比较慢,这就导致我经常看完书之后,不会去记笔记,不过当我结合思维导图笔记法和卡片笔记记录的时候,发现能够又快又好的记好笔记时,我对看书更加感兴趣了。

好了,这就是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我用思维导图记笔记的方法,如果你觉得有用,对你有帮助的话,我建议你赶快也去试一试,希望用好这个方法能够让你喜欢上读书,让改变一点点的在你心里生根发芽。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你4步用好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让你真正读透一本书,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