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正面管教课程的感受

我呢,是一位90后的年轻爸爸,孩子两岁半,自己目前也是就职于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每天会面对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家庭成员,对我而言,这个环境让我又很喜爱但又十分矛盾。喜爱是出于我对孩子童年时光的憧憬,每天上班都可以看到可爱天真的笑脸,所有的烦恼都会抛之脑后,烟消云散;矛盾是因为每个家庭在对待育儿问题时,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般爸爸就会三板斧,亲亲抱抱举高高;妈妈的招式花样就会多一些,威逼利诱,软硬兼施,那有些方法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基本上就是和孩子角色互换,那叫一个宠;有时候上、下班的路上,是不是会思考一下,这不是就是普遍中国式的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呢?当相同的育儿问题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时候,我发现了,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模式,在没有外界知识涉入和他人指导的情况下,基本上发生在大部分家庭的育儿难题都是由父母的思维方式导致的,那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八九不离十就是纯靠坑蒙拐骗,只要孩子当下不搞事,能清净一会算一会;要么就是使用软、硬暴力解决,毕竟效果上来说比较快,还能让情绪得到发泄;但是,作为家长的我们,总是在事后反思自己,为孩子带来心理创伤而感到自责,可当事情再次发生的时候,能真真切切做到换位 思考,从孩子出发考虑问题的家长能有多少呢?估计屈指可数吧!

有幸的是,这个五四青年节之际,我有机会参加了一期为期18小时的正面管教家长系统课,课程时间只有两天,但是足以让我深刻意识到“教育孩子”这四个字是有多么的不易和沉重。起初,对于正面管教的认识,我基本上属于不了解,只是在工作时,从家长那里听说过,貌似很多家长都很认可,我就带着一份好奇又怀疑的态度参加这期课程。

经过课程的学习,我才了解到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简称PD)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养育孩子的方法,也可以叫做家庭教育体系,它以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倡导父母通过营造和善而坚定的沟通氛围,培养孩子自信,自律,合作,有责任感,有自主感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正面管教”家庭教育体系源自美国,至今已在那里践行了40余年,帮助了无数家庭和孩子获得幸福和成长。它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由简•尼尔森和琳•洛特博士等教育专家归纳和完善。

下面呢,我把这两天在课程中的收获容总结一下,之后浅谈一下我的感受。

正面管教当中有很多工具,但所有工具都不是用来改变孩子的行为的,而是通过为孩子创造一个持续鼓励的环境来支持他们成长。这种鼓励的环境带来一个额外的收获,那就是孩子的行为改变了。

鼓励会给孩子带来变化,只有当他们经常感受到充满关爱的支持和帮助时,才能够让他们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信念。鼓励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我是被爱着的,我是受欢迎的。”和“我有能力,我可以做出贡献。” 两个信念,这也是归属感和价值感的本质和意义所在。

德雷克斯说过:“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我们通过鼓励教给孩子可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所必备的价值观、品质和生活技能;然而,我们不要错误的认为:通过鼓励可以把玫瑰浇灌成郁金香。正面管教的目标并不是帮助父母将孩子改变成为另外一个人,而是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课程只有短短的18小时,但是,正因为这18小时,我也改变了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让我用现在的心情和理解总结出“教育孩子”的实质其实就是“自我教育、自我改变”。我们都认可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可为什么孩子在漫漫的成长过程中,傲娇自信的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教育时,结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当最坏的结果呈现出来的时候,懊悔和无奈总会挂在嘴边,其实,就是身为人父人母的我们,在所谓的“教育孩子”时,总是拿一切都是为你好做借口,让自己心安理得的发泄情绪而已;冷静思考一下,曾几何时,我们在孩子面前,确确试试问过、了解过他们的需要和想法,孩子的所有行为举动,都折射出了家庭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孩子的错来源于家庭,来源于父母的无知无畏。

放下家庭权威和面子,认同孩子的感受,接纳他们的情绪,教育不是为了成功,是为了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堂正面管教课程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