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力》(台版名为《创意力》),是台湾著名广告导演、诗人、小说家、作词人、学学文创讲师卢建彰(kurt)的作品。
这本书满满是文案创作的技巧,对从事文案工作的人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以下的文章里,我想跟大家分享几项这本书触动我的地方。
01 向死而生 |很多时间就做很多事,很少时间就做很在乎的事
kurt在书中提到,文案人的创意,需要有感而发;在创意面前,谦卑;在时间面前,谦卑。
文案行业很重视时间因素,时间决定了工作的轻重缓急。但在人生里面,人们却意识不到时间的长短。
Deadline的存在,能让人们反推事情的进程,学会辨别何为重要,何为次要,对不重要的事项作出舍弃。
当陷入创意缺失的状态时,kurt提醒文案人“在意,就有创意”。因为筛选在意事物的过程,能激发人的创意思维,创造出富有好想法的作品。
kurt很在意时间,时间的稀缺激发了他的创意力,从而有了由他执导的《22K》的诞生。
“下一个十年,你在哪?你会在哪?”有关对未来的思考,是一道题。
死亡,是每一个人人生的终点,但我们往往对此视而不见,任由生命浪费。向死而生,能让我们及时关注及珍惜自己在意的事物。
“在意,就有创意”,不但适用于文案创作,也适合应用在人生规划当中。
若将人生比喻成一部作品,找出我们生命里重中之重的事物,认真待之,我们就会找到活着的意义。
02 洞察人性 | 见世界,见众生,见自己
当文案人创意枯竭时,kurt提醒文案人找创意,要有抬头看的力量。
“偶尔抬头看看自己在哪里,比较好清楚世界的样子。” 这个看,不但是看世界,还要看他人,看自己。
看清世界,你才知自己的不知,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有意识地让自己对事物保持敏感,增强观察力。
感受力是文案人的一种基本能力,仔细去在意别人的反应,才能洞察到人心的需求,发掘出好的故事,强化文案作品的创意优势。
一部好的作品,其背后都体现了人的深层次精神需求。kurt常常能将自己对人心的体察与产品特性完美地融合起来。
在作品《故事的宫殿:记忆在手心》中,kurt就透彻地洞察了人的情感需求。
“记得笑,记得哭,记得每一个记得。” 父女情谊与文物搭建起了情感的连结,唤醒了人对故宫文物的珍重之情。
洞察需求,是发掘创意力的基本,是做人的连结的核心所在。社交,其实也是另一种人的连结。
在交往中,细心感受对方的话语,洞察他人的心思,明白其内心的诉求,会令沟通变得顺畅,把人凝聚起来。
做文案,要有感受力;做人,也要有感受力。有感受力的人,才能激发创意思维,才能做好人的连结,才能和他人友好相处。
3 坐言起行 |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不做事,就不会做创意。” “坐视,什么都看不见,也做不成。”
kurt认为文案人的创意从来都不是动口就有的,而是要动手。在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张大眼睛去看去学,更要卷起袖子去做去感受,才能有所收获。
文案人保持身体力行,就能发掘出身边那些认真做事的人。而真正的品牌故事,其实就是把做事的人的故事说出来。
作品《南岛荣耀》中,kurt就详细把做事的人--林子伟的故事说了出来。
“做得漂亮,活得也漂亮”,林子伟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任何时候,他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任何时候,他都在认真过好自己的人生。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古老哲学题。我们常戏言这些哲学题太高深了,平凡人还是活在当下比较实际。
但到了人生的尽头,你会否扣心自问:我的这一生,有认真过过吗?如果答案是“没”,那么在旁人的眼中,你跟有没来过这个世界是没差别的。
所以,要找到自己喜欢的事物,要找到自己在意的事物。为你喜欢的、在意的站起来,让你喜欢的、在意的事物因你而有所不同。而你自己,也要活出你自己喜欢的模样。
生命就是一场创作,你是你人生的创作者。人的一生,就是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没有暂停,没有推倒重置,错过了就不能回头。
若要经营好这部作品,我们每天都要保持认真的态度,努力做事,踏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