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日记1029: 关于“同理心”与“同情心”

“第一,痛苦本身有价值的。沟通并不是要反驳痛苦、拒绝痛苦,而是要接纳痛苦,理解痛苦,用痛苦本身的力量来治愈痛苦。”

听了刘嘉老师在“心理学基础”里一讲“运用同理心提升情商”,触动颇深。

第一次听说“共情”“同理心”的词是在读书小组关于许有新老师的《心理治疗基础》里,当时的我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是个很有同理心的人。

现在细细想来,我是一个很有同情心的人,但严重缺乏同理心,缺乏共情他人的能力。

比如我经常无法理解不自律的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觉得坚持是多么容易的事呀,就是每天坚持做巴了。

比如我经常无法理解那些唧唧歪歪的人,心中有什么就说什么,犹犹豫豫的摇摆不定的干个啥?

比如我以前就不理解上初中的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就喊累。家离学校步行就十分钟路程,每天比很多同学早上多睡半个小时,晚上早半个多小时或一个小时到家,还天天喊累?

……

有同情心的我经常善良泛滥,人际交往上缺乏边界感,经常做好心没有好报的事,不讨人喜欢。“同情心是善意,也是低情商的表现。”

而因为怕伤害的我很小就学会用极强的钝感力保护自己,表面上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与言语,内心上还是在意的,积累了大量委屈与不得意的情绪。

在意识到这个方面的问题,我购买了关于说话与沟通方面的书籍,刻意练习,从说话的方式方法以及语气语调开始,慢慢从说话中体会沟通中的同理心。

还报了脱不花《沟通的方法》30天训练营,慢慢体会沟通中人的情感、言外之意,以及琢磨根据情景不同、不同性格人,理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学会多倾听,少说。站在对方的角色,换位思考,少评判、多认同,多感受,学会辨别沟通中事实与情绪的表达……

“接受观点,无论对方说什么,我们都要无条件接受他/她,认为他/她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这里的核心点就是"无条件"。

对他的观点不加任何评论,对他的价值观不要作任何判断。这点相当不容易,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我们喜欢去评论、反驳与我们世界观不一样的观点。这一点的核心点是"真诚的倾听"。

觉察对方的情绪--他/她现在究竟是抑郁的还是悲伤的,是愤怒的还是羞愧的等等。细微的情绪辨别,来自我们日常的观察与体验,所以,这一点的核心点是"敏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他人一起感同身受。”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察日记1029: 关于“同理心”与“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