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b站最让人上头的“顶流”男人

当up主3天粉丝破百万,有600万+人看他的网课。

“什么网课这么牛逼?”

“罗翔说刑法”

“害,那正常”


2020年3月9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所长,厚大法考刑法独家授课老师罗翔入驻b站。

当天第一支视频《B站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罗翔》就成为爆款,至今已有800万+播放。

搞运营的做梦都想拥有的罗老师一天就可以获得。

罗老师的履历是怎样的呢?

所以他怎么就成为b站“顶流”了?

01

一己之力打破专业隔阂


罗老师多次蝉联校园十大最受欢迎教师,他的学生说,他的课一座难求,得大早上五点起来占座才能抢到位置。

在进入b站之前,罗老师的视频就已经在很多地方流传了,而老师本人似乎对此并不知情。

或许进了b站之后,罗老师会意识到自己俨然已成为“法考第一网红”。

打开罗老师的视频,扑面而来的“老师好”让你感受到全民学习的氛围。

视频结尾时,一句句“谢谢老师”让你被中国“学生”的谦虚好学而感动。

就算你凌晨打开他的视频,也能看到有几十个人在与你同战。

如果不关掉弹幕,你可能并不知道罗老师真容为何样。

好的老师会让你爱上一门课程,而罗老师让全中国的学生都成了“司法专业”。

满屏的“慕名而来”让你感受到罗老师的“东方邪术”。

有媒体统计,“从大家自报家门的弹幕来看,罗老师的粉丝辐射多达20多个专业。这些专业包括但不限于医学生、外语、艺术、计算机、管理、材料学等等”。

当然,小学生也不能幸免。

有媒体戏称,“这是中国政法大学从小学就开始收割生源”。

罗老师与你谈星星谈月亮,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典籍原文名人名言信手拈来。

于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没有一个人逃得过罗老师的嘴皮。

“正在敲代码的我现在报考司法还来得及吗”

“我一个淘宝客服也TM看得津津有味……”

“我是弹钢琴的,不知道为啥也这么上头!!”

就连宝妈都说:“怀孕之后发现了罗翔老师的课就一直听,现在他的声音已经打进我的DNA了,到时候孩子生下来就能倒背刑法。”

有一说一,“我强奸我自己”“三顾茅坑”“香气扑鼻的毒药”……听着这些,你想下课吗?

02

法外狂徒张三的传奇人生

罗翔老师业界人称“政法界郭德纲” 。

听课的人说:“你说他在跟你科普知识吧,那个语气、动作就是在跟你说相声,你说他在说相声吧,讲的又是很严肃正经的刑法知识。”

罗老师的圈粉秘诀就是:一本正经的讲“笑话”。

讲笑话也要有技巧,罗老师最擅用的技巧是“战术变音”。

讲着讲着就“入戏”是很多人被吸引的原因,一件枯燥无味的刑事案件,在罗老师突然一人分饰多角的精彩“演绎”下边变得生动。

那些原本严肃的案例,在他段子式的解读下变得轻松了起来。

比如1998年深圳的邓宝驹案,这人30多岁当上了深圳宝安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短短三年内贪污公款2.3亿,光二奶就包了8个。

其中8奶小青跟他好了一年就拿了2000多万,一天能赚八九万。

罗老师怎么说?

正所谓“法条与笑话齐飞,哲思同段子一色”。

罗老师的那些个“故事”说来神奇,永远只有一个主人公——张三

这个张三就像英语作文里的李华,语文课本里的小明一样“众所周知”,就连作者Kendrick Davis指出,有点类似英语世界的John Smith(最普遍的对匿名者的代替称号,这个名字太烂太俗太多)。

罗老师一张口,你会看到什么?

屏幕上飘动的全是“开门见三”“三三来迟”“三迟但到”……

在罗老师的口中,这个张三时男时女,重婚,给人下过毒,嫖娼不给钱,想强奸女性结果强奸了男的,在池塘里洗澡的时候被鞭炮声吓死,用一坨屎抢劫,因为给树浇开水而坐牢。

总之,在法律的边缘疯狂试探,人称“法外狂徒”。

张三火了,火到有了自己的个人IP



到处都在流传着张三和TA为所欲为的故事。

然而,人人都知道张三是个十恶不赦,整天逍遥法外不知悔改的脑残。

罗老师却说: “很多人向我反馈张三很坏,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张三”


03

笑话的最后都是人性思考

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人性作祟。

你知道卖假货遭雷劈,但当你有利可图,你还能保持诚信吗? 你知道侵犯有罪,但意欲面前,你还能维持镇静吗?

在罗翔老师的课堂上,你总是笑着笑着就肃然起敬。 那些荒诞、极端的案件都是为了体现法律的约束。

第六声在报道中说:“虽然是笑话段子把观众吸引进他的课堂,但罗教授长久的吸引力还在于他对于法律、道德,以及公众利益的敬畏。在所有的荒谬怪诞里,他也不时引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名言,像是柏拉图、牛顿,以及中国哲学家庄子等等。”
大多数的人是因为罗老师的幽默风趣被吸引,但看到最后,却有了对法律的敬畏。

这是他真正牛逼的地方。

罗老师喜欢引经据典没错,但更多能启发到观众的,是他对法律、人性和正义的理解。

培根说,“如果一次犯罪是污染了水流,那么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则是污染了水源。”

这是罗老师所信奉的,所以,他想让法律和正义都深入人心,不仅仅是冰冷的条例。

就像他在第一支视频中说的:

“也许我个人只是一个在海滩拾贝的拾贝者,想借助这个平台让同学们看到海边那些贝壳的美丽。但更重要的不是炫耀我手中的贝壳,而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看到贝壳后面的大海是那么的广袤,是那么的美丽。”

看看网友是怎么封神的——

不得不说,有时候罗老师的言语中能够体现出一丝悲观主义,比如太相信人的黑暗面。

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选择用积极的方式采取行动。

《人民日报》曾对罗翔评论道:“理性而不失温度,感性而不失高度,这不仅是罗翔老师这样法律传播者的愿望,也是在法治社会中我们应有的态度。”
罗老师的经典语录里有一段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各位有谁是自愿选择来到这世界上来的?

谁的剧本是自己选的?

大家有时是不是很羡慕别人家的剧本?

讲老实话我有时也很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办法,你的剧本不是你选择的。

你只能选择努力演好你的剧本。

虽然很痛苦,但只要努力演好,痛苦中也有精彩。”

往往这个时候,他已不再只是一位法律授业者,而是每个人的人生导师。

老师们总喜欢给自己的学生祝福“逢考必过”,但罗老师给学生们写的寄语是“做法治之光”。


04

环境改变教育

有人说,大家都是冲着罗老师的段子去的,谁真正听了法律呢?

但是没有这些段子,有多少人会去真正关心法律呢?

所谓“寓教于乐”,大概讲的就是罗翔说刑法。

接受这种“有趣”,对提高国民素养无疑是件好事。

罗老师之所以火,是因为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通识教育的刻板印象。

他有时候“放飞自我”的表现可以说没几位老师能比及。

法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专业教育。

而罗老师用他的方式将这种教育变成了通识教育,人人都能懂,人人都会听。

或许有人不赞同他的个人观念,但至少,那些法条不会变。

实际上,罗老师的“成功出圈”是时代自媒体潮流和教育的碰撞。

罗翔现象级传播的背后,也是线上教育广泛开展的大环境使然

尤其疫情当前,b站、抖音等平台与教育的合作更是如火如荼。

无论是b站的“停课不停学”板块,还是抖音的“DOU知计划”,亦或是快手的“在家学习”专栏,线上学习已是大势所趋。

线上教育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自然为教育者们提供了机遇。

被粉丝尊称“永乐大帝”的人大附中教师李永乐、“战忽局局长”张召忠,还有“法界郭德纲”罗翔……

网络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些各界大佬。


/End.

我们应该感谢时代,让传道受业不再循规蹈矩,也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能选择自己所认同的教育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他是b站最让人上头的“顶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