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里的话:在你这里有点无聊

当我扛着低烧、周身疼、喉咙痛的疲惫,从另一校区跑到这一校区接触一个高二的学生时。看到一个侧身对着学管老师的高瘦男生,我问学管老师:“就是这位学生吗?”学管老师说:“是的,***赶紧进去吧,这就是今天和你交流的成长老师。”这位男生迟迟不动,坐在那里远远的打量了我一番,然后似乎很不情愿的进到了我的咨询室。

一就座,这位男生就高高的翘起他的二郎腿,双手交叉握胸前。

我问他:“是你主动要求见我的还是学管老师建议你来见我的呢?”

他说:“一半一半吧。”

我和他调侃式的说明我的状态,请他相信我的状态绝对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因为我很专业。他淡淡的笑了一下。

我问他找我的主要原因,他说:“之前有睡眠质量不好的情况,但是现在不会了。”

当我说在这里可以尽量放松一些,不用总是双手交叉握在胸前。他说:“在你这里有点无聊而已。”

我装作苦笑样和他说:“唉呀,太对不起你了,让你觉得无聊了。不过看在老师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情况下,你看能不能再委屈你忍耐一下?我有点担心啊,如果等下的交流没有处理好你的问题,我的口碑肯定会砸的。你一出门,学管老师一问你,交流得怎样时,你肯定会直接来句“很无聊”,我以后就没学生啦……”他忍不住笑了。

经过了前面短短的交流,他不是那种能够一来就打开话匣子的学生。所以更多的通过几项测试并与他进行提问确认后处理了他的问题。

这男生目前要处理的问题包括:

1、习惯“活给别人看”,每次成绩出来习惯找理由给父母听,只是因为害怕别人对自己失望。问他这次的月考中的其中一科成绩时,他说:“本来不是这么差的,有几道题原本写对了,但是抄在答题纸的时候就改错了。”我说:“你不需要和老师解释这些的,我从来不会因为一个学生的成绩而认为一个学生不行。就像刚才的那个游戏那样,实际上就是我们对这个知识点不熟悉。你原先做对了一些,结果后来直接改了,因为你不确定。你有没有发现你有时候裸考成绩还理想,一知半解时考试考得最差,经常会有犹豫出现。所以,要么全凭第一感觉,要么你真正吃透那块知识点。”可是你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成绩出来了,你先想着怎样让别人不对你失望,而没有真正去了解这次考试中问题出在哪里。连问题都不知道出在哪里的时候,如何解决问题?

2、爱面子,容易眼高手低。自尊心很强,习惯在他人面前掩饰自己,习惯表现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但是内心缺乏能量、安全感。小时候的经历无法改变,但是如果能够改变对小时候的经历的理解,或许他能够在人际相处中做到表里如一的自如,而不需要用过厚重的“面具”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

3、当内心没有很好的安抚好,他很难把问题梳理好。我帮助他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更客观的认识时,告诉他听接下来具体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时。他特别认真的听,结果一聊就聊了一个多小时。另外我和他说明,如果在这个时候做作业已经成为负担,证明自己的知识漏洞有点多,这样我们不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死啃作业上面,这可能会导致我们自信受损。而我们要做的是把知识的漏洞找出来,攻克它。通过举例和他说明分解目标的方法和重要性。4、需要一个监督系统,当他知道要怎么做了之后,能否坚持下来又是一个大问题。他可能会因为一时的情绪调节感觉充满动力,但是接下来是否能够坚持进行,还需要及时处理好情绪后,再明确具体行为,最后需要一个监督系统帮助他进行闭环管理。

这名学生需要从认知、情绪到行为上都要进行一个阶段的调整。

或许留给家长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牙齿和舌头,哪样陪我们到最久?乒乓球和玻璃,哪个一摔就会坏?

如何才能让孩子的反脆弱能力更强?我们是否能够对孩子有更加客观的期望值?我们是否能够包容孩子的同时,理解孩子,陪伴孩子共同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表达情绪时,请更多的使用感受性的语言,例如:我知道你很难过;你这样说让我的心里很难受。

解决问题时,更多的建设性的话,而不要说一些消极的宣泄情绪的话,例如:我们不应该说“你考这么差怎么办?这种成绩怎么可能考上好大学?”,而可以是看到一些积极的亮点后,处理好孩子的情绪后说:“真庆幸我们能够在这个时候出现这个问题,而不是在高考的时候。你觉得是否可以在试卷那里找到问题所在?我们的知识点漏洞在哪里?如何查漏补缺之后制定行动计划?”

当孩子在父母的面前能够活出真实,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真实是包容和接纳的时候,他们才能有更强的内在力量面对外界的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咨询室里的话:在你这里有点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