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名臣也有不足—管晏列传

古文观止:名臣也有不足—管晏列传

史记

太史公的笔法,将两位相似的人物放在一起,做传。管仲和晏婴都是齐国两位了不起的宰相,一位是帮助齐桓公创立了霸业,辅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建立了不世的功劳,从此齐国常强于诸侯,一直到燕国乐毅伐齐,都还保留着霸王的余威。

而晏婴,为人所熟知的是有关他的一部书《晏子春秋》,晏子崇尚节俭,为人应该是很有威严的。每次上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就是国君的问话,晏子并不徇私情,而是一本正经的严肃回答,如果国君没有问话,则认真的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太史公将管仲的故事,侧重点不在他帮助桓公建立了不世的功业,而是较多着墨于他的好友鲍叔牙,所谓千古流芳的“管鲍之交”,鲍叔始终谦让着管仲,没有任何怨言,在公子纠失败,管仲身陷囹圄时,鲍叔依然向桓公举荐管仲为相。管仲的为政,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胜,善于权衡利弊,孔子也对管仲赞叹有加,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不过,司马迁并未引用孔子的这句话,而是引用了孔子小看管仲的论断,其实按照夫子的标准,管仲辅助桓公行的是霸道,而孔子的标准是文王的王道、以仁义治天下。所以,管仲虽然贤能,但是并非完美无缺。

晏婴,在司马迁的时代,记载他的书籍也不少,像《晏子春秋》,那么太史公就着重写书上所没有的,通过两件小事来写晏子,越石父是齐国的贤人,晏子将他从牢狱中搭救出来,回来后,没与越石父打招呼,就进到里屋,很久没出来,越石父就病之,要与之绝交,而晏子问明原因后,觉得自己失礼了,于是赔礼,并延请入内室。

而晏子的马车夫,本来是作为国相的车夫,洋洋自得,在受到妻子的劝诫后,意识到自己自以为足,不思进取,于是在晏子面前变得深沉、谨慎,晏子体察入微,发现车夫与往日不同,于是问其故,车夫如实答复,晏子知晓原因后,举荐车夫为齐国大夫。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文观止:名臣也有不足—管晏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