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到“给“——参加督导感受

参加小渡成长与督导学院的课程已经两次了。在这两次的课程中,韦老师提到最多的词就是“给”,“往外掏”。在给我的作业的评语中也说到,如果没有突破“”我要,我还要”到“我有,我给你”这种模式,那一切就是空中楼阁。

“要”从心理学来说也体现了自己的一种匮乏。总觉得自己还不够好,还不可以,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自信。就像韦老师说的,不断地往里装,觉得还没有准备好。而“给”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爱满则溢,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觉得自己能够帮助到别人,有助人的能力。

想到我学习心理学也已经好多年了,看到很多人还没有我学习的世间长却早已经开始了心理学教育讲座,而我总怕自己出错,学习各种流派,各种技能,迟迟不敢行动,浪费了很多时间,可自从开始实践之后,发现在讲授的过程中理论扎实了,打通了。教是最好的学。

韦老师的那种积极,充满激情的壮态感染了我。无论在什么课程中,无论什么时候苇老师都是激情满满,慷慨陈词。不用听他说话的内容,看他那种状态就能感召到很多人去相信他,愿意跟随他,因为他的身上充满了力量,充满了自信。这是我要去学习的。

第三点,作为一个团体导师,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准备,精心设计。苇老师的课前检查同学们的作业,做PPT,还有课程开始之前的互动音乐。课程结束后的音乐能引起团体成员的共鸣,让大家冲满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要“到“给“——参加督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