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

 空闲时间,看了一遍《我不是药神》,本来想一吐为快,一顿谩骂现实的种种不公,却发现自己难再有“一腔热血”,只是越来越觉得:成年人的世界早就没有了对错。

这里我想起了刘墉的一本书《我不是教你耍诈5》,里面描述医院是这么描述的:白色高塔

医院是白色的,高深的,不透明的,权威的。

庸医害人,可每个医生都是从经验不足走过来的。药能治病,可高价药也能催命。催的也是亲属的命。不得不承认片中张长林的一句话说的很有意思:我卖了这么多年的药,我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我不能否认,也不敢苟同,也是被现实磨平了棱角,对此我没有任何观点,也许应该可以有,至少从切身经历来说是有的。

或许,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很久没有感触,已然是忘记了。

(那以此为契机,我尝试也一篇观后感吧)

《我不是药神》有几个片段,几个人物

片段一:程勇喝酒尽兴,送刘思惠回去,程勇忍住了。

片段二:张长林和他的德国格列宁,台上的表演

片段三:第一次病友群主聚会,程勇宣布售价五千时,群主们的反应,价格太贵了(此时在中国进口费用4w)

片段四:程勇将代理权转给张长林,前前后后的纠结

片段五:程勇入狱路上,病友们的反应(集体摘口罩)

片段六:警察曹面对领导命令,拒绝执行而离职

片段七:印度格列宁生产药品的厂长,在工厂停止运行后主动提出可以回购市面上药品的说明。

。。。。。。

还有很多片段,都挺好。

人心经不起揣测,更不要说这个局外观影之人。

出入夜店的刘思惠,也许在程勇看来是一个风尘女子,或许是动了心思。当刘思惠女儿作为病友的出现,程勇才觉得这个女人的多么不容易,秦淮八艳中有一人,家道中落,母亲染疾,熟读诗书的她“自甘堕落”。而之后刘思惠的动作,更多的以一种报恩和交易的方式,来换取女儿更多的生存机会。

张长林这种形式的“即兴表演”,确实是把我骗到了。治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也并不是所有人吃同一种药就能治好同一种病,所以在病体没康复之前,病友们分不清是疗程次数不够还是自己体质特殊。更无从分辨这个药品的真假,优劣。而偶然间自愈的病友,就成了最好的“招牌”。至于说“病急乱投医”,更多的人不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希望真的能有一款低价可替代的药品。

片段三真的就很有意思了,做好人好事很难的,你不让他遇见一个坏人,他就不觉得你的好。跟4w的所谓正版药比,群友们觉得5k的价格还是很贵,真的觉得有一些贪心,却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啊,我i觉得这个世界坏人不需少,好人不须多,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懂得感恩。有句老话好像说:斗米恩,升米仇。大致如此。

片段五;这个场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风之谷》的结尾。第二反应是《嘲笑鸟》里的手势。群主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程勇要他们摘下面罩,刘思惠说“有菌环境对病友们身体不好”,病友们似乎是为表诚意摘下的口罩,然后不停的咳嗽。而在程勇去服刑的路上,病友们纷纷把口罩摘了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