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这是我看过对阅读最好的解释

美国有一个教育家叫西摩尔·帕普特,他也是人工智能方面的先驱。

他把人和知识的关系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婴儿出生到上学阶段。

婴儿一出生便通过探索、触摸和玩来学习。这也是为什么婴儿什么东西都要塞到嘴里尝一尝的原因,这是他学习的一个方式,而且是由他内部驱动、个体驱动的一种学习方式。

父母也许觉得他们在决定孩子学些什么,但实际上他们起到的作用很小。大部分时候是孩子自己在学习,等他们学会语言之后,他们就会开始提问,而且只问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非常考验家长的时刻,如果知识丰富的家长在孩子爱问阶段能够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加以培养,比如说陪他们一起阅读探索世界,那么这个孩子相信会一生保持着强烈的求知欲,也不会有今后的厌学阶段。

第二个阶段,从孩子看到感官经验之外的更广阔的世界到求学阶段。

当孩子看到大象的照片,他好奇大象到底吃什么,但没办法直接探索这个问题,所以他只能从这种经验性的学习转向符号的学习,从自主的学习转向依赖他人的学习。

到上学的年龄,他们就完全依赖于学校的系统,由别人来决定自己该学什么。

按照帕普特的说法,对孩子来说,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换是一种创伤性的变化。因为上学之后,就将主动学习转向被动学习,是被教授,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

很多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被扼杀、被毁灭。如果父母再火上浇油,硬逼着孩子听老师的话,接受教育,孩子就会厌学,甚至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而少数人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是因为他们学会了一些很重要的技能,比如学会了阅读,学会了使用图书馆,学会了怎么去探索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这也是我们要说的第三阶段,从第二阶段幸存下来的孩子。他们重新回到第一阶段。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科学家,他们在重重的限制中找到一种有创造性的活着的方法,他们重新像一个孩子一样活着,他们探索、实验,听从内心的驱动,而不是别人的教诲。

帕普特认为,技术的职责就是要消灭第二阶段。如果觉得这件事情太难,至少让孩子在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换,不那么突兀和粗暴,尽量保留孩子作为一个学习者的好奇心和内在本能。

这也是我们作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我们需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内在的本能,我们需要保护他们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世界的那种惊奇感,也保护他们内心最纯真、最柔软、最富有诗意的一面。

那么怎么保护?或许阅读就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力所能及的一件事情。

阅读的价值是什么?可能我们可以说出很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也已经开始意识到亲子共读的意义,尤其在6岁以前,每天抽10分钟跟孩子共读,是对他们的教育最好的支持方式。

有很多研究会告诉你,爱读书的孩子会有更大的词汇量,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高水平的情商,他们能以更积极的方式去辨别、使用、理解和处理情感。

三联主编陈赛在她的新书《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中谈到,阅读更重要的是让一个孩子学会孤独,学会静默,学会跟自己相处。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能安静下来,缓慢下来,一起听听孩子的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你未必知道答案,他们也并不强求答案。

对于谜团,对于不确定性,他们其实比我们有更多接纳的勇气,所以这就是陈赛书名想要表达的,愿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广阔的宇宙,让他们相信,他们的内心有一个广阔的宇宙,在那一部分的生命里,他们好奇、想象、做梦、探索、冒险,不断追问我是谁,爱是什么,世界何以如此,世界应该如此,这是我们父母应该做的。

当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成为这样一个人,我们自己必须内心相信自己内心有一个宇宙,我们需要去扩展它,丰富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愿你心中有一个广阔宇宙,这是我看过对阅读最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