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成•道经十三章•大患若身篇

道经十三章•大患若身篇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或何患!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二、译文:

人君得宠或受辱就会精神失控反常,担心大患波及身体。

什么叫做得宠或受辱就会精神失控反常?以宠做为例子,得宠时会精神兴奋而失控反常,失宠时会精神恐慌而失控反常,这叫做得宠或受辱就会精神失控反常。

什么叫做担心大患波及身体?现实的我所以有大患,因为现实的我有身体。假若现实的我没有身体,或许就没有大患!

所以把身体归于自然的变化之中,就可以与自然一样发展变化了。把身体同于自然的不灭之中,就可以与自然一样存在了。


三、字义:

[增韵]:宠,尊荣也。

[广韵]:辱,耻也。

[说文注]:若,如也。

[说文]:惊,马骇也。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引申指“害怕、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

[说文]:贵,物不贱也(重视)。[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广雅]: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

[玉篇]:患,祸也。[书•说命中]: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

[说文注]:若,[前汉•武帝纪]:民年九十以上,为复子若孙。[注]:若者,豫及之辞也。

下,发表、宣告。[战国策•齐策]:令初下。

[玉篇]:得,获也。[韵会]:凡有求而获皆曰得。

[说文注]:失,纵也。纵者,缓也。一曰舍也。在手而逸去为失。

[正韵]:或,疑也。凡或人或曰皆阙疑之辞。[易•干卦]:或跃在渊。[朱子•本义]:疑而未定之辞。

[释名]:贵,归也,物所归仰也。

[说文注]:若,乃也。[周语]: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说文]:寄:托也。[增韵]:寓也。

[韵会]:托,或作寓。[礼•郊特牲]:诸侯不臣寓公。[注]:寓,寄也。或为托。[扬子•方言]:凡寄为托。

寄托,本意是心灵的某种依靠,即在人郁闷、伤心、迷茫的时候需要安慰,却找不到身边真实的依靠时,心中那不切实际的,幻想的依靠。

[说文注]:爱,行皃也。本义为“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之义。归聚在一起经历风雨,同舟共济谓之爱。



四、说明:

道衍生并约束万物。人是自然的产物,应该与万物一样,接受道的约束。并在道的约束下,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来繁衍生息。当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人类就发生了变化,人类更希望以主观意志来自我约束,并以此思想在潜意识中把人类社会与自然对立起来。

对立的结果是,人有了自已本不应该有的东西,失去了本属于自已的东西。“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就不是人类应该有的东西。

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去除不应该有的东西,找回失去的东西。老子给出了答案,回到自然中去。把身体归于自然的变化之中,就可以与自然一样发展变化了。把身体同于自然的不灭之中,就可以与自然一样存在了。

对于“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的含义,要从老子在下文提及的“有身”与“无身”着手。

老子在道经八章谈到了“有争”与“不争”,我们看看原文:

原文:水善利万物而有争,居众人之所恶。

原文:夫唯不争,故无尤。

有争者,有形、有名、有为。不争者,无形、无名、无为。水有形有名故称之为“水”,善利万物则有为,故称水为“有争”。道无形无名故强为之名曰“道”,约束而不干预,以万物为刍狗则无为,故称道为“不争”。

现在我们看看老子的“有身”与“无身”是何含义:

1、有身者必有形,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必有为,有为者必有争。有争者必践宠辱,践宠辱者必贵大患若惊。有身,就是“有争”的意思。

2、无身者必无形,无形者必无名,无名者必无为,无为者必不争。不争者无有宠辱,无有宠辱,有何患?无身,就是“不争”的意思。

从物理上讲,我们人类是不可能没有身体的,身体是我们所有意识与行为的载体。只有消亡时,我们才不需要身体这个载体。企图以某种修练方式来消亡身体,而达到“无身”的状态,是一种极其愚蠢的想法,也是老子极不赞成的。

既然无法在身体上达到“无身”,那么我们就要在思想上达到“无身”,思想上的“无身”,会指导我们用身体去完成没有身体时做到事情。老子给出在思想上做到“无身”的建议是:

原文: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只要在思想上无限地贴近自然,我们的身体行为就会无限地贴近自然行为,进而达到所谓的“无身”,以远离宠辱。

如何做到思想无限地接近自然呢?“三无”即可。“无形”则“无名”,“无名”则“无为”,“无为”则有“不争之德”。

 “不争”,不争竞一物为已身之形而物无逃其约束。如此,则谁能予我宠辱,谁能予我大患。“居众人之所恶”,则我与谁争,谁有机会与我争。

另外,老子在这段话提到了“寄托”,为了理解这句话,先探索下老子用“寄托”想表达什么。

老子认为处于“人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这个状态时,人就会产生迷茫感。这种迷茫感,究其本质,无非是当我们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时,对所面临处境的一种心态直接反映。这种茫然感,对人的伤害极大。因为此时的状态是:急时易致慌张,疏处难得周祥。

寄托,是人处于危险时,寻找安全的本能意识反映的结果。把身体寄托于自然之中,就会找到抵御未知危险的安全感。人生旅途上处处充满着未知的危险,避免未知的危险,是人人都应该追求的。老子认为只要把握了万物的“众眇之门”,就可以做到了!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原成•道经十三章•大患若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