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比赛举办的很值。
开赛一周后,我很开心看到他们已经进入了自己的节奏。虽然这也许是暂时的?
不管怎么说,总归是个好的开始,暂且将这两周来的感受写下来分享分享。
第一周,组织阶段:
不得不承认,若是没有恰当的引导,我们很难让孩子既做出“正确”的生活选择,又享受这样的一种生活。
没有引导规则的自由常常是一种灾难,而在规则之中的自由,才最能激发孩子们生命的活力。
傅大江的三月信念是:要让他们活得有自我,活得有尊严。
三天报名结束后,参赛选手有14个,裁判有5个,摄影空缺,策划“空缺”。
虽然最后没有摄影和策划的报名,但我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可以鼓励,但不能强求。
这份来自526全体的活动策划和炳南的赛程抽签建议是第一周组建阶段最暖心的事件,因为是他们热切渴望,才会有这样纯自发的行为。即使没有报名,但热情没有缺席!
这一次我是下定决心要陪大家折腾了,动起来!
第一周,正赛开始:
开始的美好也是始料未及的,本以为这些小魔王一定会上房揭瓦,天下大乱。结果下棋的下棋,裁判的裁判,在有序的比赛组织下,我们的观众也开始进入了观棋不语的节奏,吵闹?不存在的!
就这样吧,就这样下去多好啊!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十几分钟的战斗时间,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去参与一场属于我们的会战。
如果每个人都能各得所好,何愁宿舍每天不能安静、无事可做?
插曲:关于竞争、关于我的教育
比赛就会产生胜负,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竞争心也是其活力的一部分来源。生活不应处处排名次,但人生不能没有竞争。
而求胜心切的孩子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自己的大意,对手的强大,规则的漏洞……
这不,在两个孩子的一次偶然失误中,冲突被我点燃了。
双方都出现了规则中相对含糊的失误,而且裁判当时未曾关注这边战局(人手不够),一步决定胜负的走棋。
我在权衡之后,做出了我“果断”的判决:先犯失误(其实也是我们定的规则允许的)的孩子0:2判负。从了解情况到调解再到裁定结果,用时2分钟,没有拖泥带水。
可是那是孩子啊,活生生的孩子。这样的裁定对当时不幸连败中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为什么!”他的眼中满含着泪水。我心情复杂,不能再看他。
“那么我退出!”他哭着跑出了赛场,同学们面面相觑。我压着心情让大家继续比赛,然后去找他。
在我的宿舍里,他给妈妈打了电话,非常痛苦,言辞激烈。而我在他身旁,有些茫然。
我是对的吗?我做了自认为公平的决定,我捍卫了赛场的秩序。可我为什么觉得自己那么的心虚,好像我失去了更多。
当他的妈妈跟我说十分抱歉的时候,我的心里满满的歉疚。那场比赛的结果真的公平吗,那不过是我自己的想法,那不过是我自己的公平。当试图调解和棋、重开无果后,我便武断的宣布了我的决定。我的依据是什么,我的解释是什么,可曾考虑过这个孩子那一刻的绝望和不甘心?
那天晚上,我与孩子交流到很晚。从一开始的怒斥、抵触,到最后他接受了我郑重的道歉。一路的曲折不知如何说起,但我心里很清楚的是,我不能背负这样的歉疚,也不能让他独自承担这份痛苦。
“我一直都还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经常冒失,经常犯错。但我和你一样,一直都在想办法进步。”我这样对他说着,“真的很抱歉让你这样难过,我当时做了我个人认为最正确的选择,可能还会有更好的选择,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我会尽可能的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才不管呢,我就应该被'冤枉'吗?”他瞪圆了眼睛。
“真的很对不起!”我看着他的眼睛,认认真真的说。
突然就雨过天晴了。说不清楚是怎么结束了之前的辩论,他说:“好吧,那我原谅你的不完美了。”
这一段故事里,我是否是被动的,是否做了最正确的表达。可能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这是我的教育态度,孩子不会从自己不喜欢不认可的人身上学会知识。
而我希望自己就是孩子的榜样,我是认真对待着每一件事情,我是对自己的生活发自心底的热爱,我是承认不足,我是有错就改,我是永远在追求更好。
那我相信,我的孩子们也会是这样的。
瞧这规则4,大家一定不知道吧,这条是他自己当晚提出的!
最后的感想:
今天听了飞鸟班小姑娘的国旗下演讲,十分有感触。
领袖,需要一颗宽容和信任的仁心,需要系统思考的智慧,需要敢于尝试的勇气。(其实是我忘了中间的原话了)
仁心,心里清楚我们都是不完美的存在,宽容生命中出现的不足,不生气,不抱怨,坚定的相信每一颗种子会有发芽开花的一天。再也不会嘴里说着相信,又在暂时看不到进步时,就放弃鼓励试图用更激烈的方式去刺激他们的成长。
智慧,在这里指的是正确的教育理念。不要同质化,不要理想化。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数学家、科学家、运动员,他们终究会有人不喜欢、不擅长,我们当然要尽力的帮助他弥补短板,但更重要的是发现他的长处和爱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向自己渴望的方向发展。何必要让仙人掌生出叶子来?
勇气,真正的勇气是什么呢?
也许是就算知道一路上会有很多失望,仍然选择给他们尝试的机会。
也许是就算知道自己可能会失败会被拒绝,会遇到被同学们不理解的尴尬和沮丧,也选择努力的去尝试握住他们的手。
也许是已经失败了一百次,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