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敢跟和珅对着干的大臣,并不是纪晓岚,而是状元出身的此人

由于一些历史剧的影响,不少人都很佩服口齿伶俐的纪晓岚,他跟和珅是死对头,经常把和珅怼的哑口无言,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

正史上的纪晓岚,虽然才华确实不错,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还曾担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但他并没有电视剧中那般受宠,跟和珅对着干的事情,更是无稽之谈,且不说和珅的官职比纪晓岚高很多,单凭他在乾隆心中的地位,足以甩纪晓岚好几条街。

在乾隆看来,纪晓岚充其量只是个御用文人,乾隆曾评价纪晓岚:“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伊于刑名事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从“无用腐儒”四个字,即可看出纪晓岚的作用。再看乾隆对和珅的评价:“臣工中通晓西番字者殊难其人,唯和珅承旨书谕,俱能办理秩如,勤劳书旨,见称能事。”

论才华,和珅不输于纪晓岚,甚至在他之上;论办事能力,和珅更不得了,平萨拉尔,亦曾督战,可谓是文武全才,不管乾隆交给他什么事情,和珅总能保质保量完成,之所以平步青云,压根不是因为溜须拍马,自身能力过硬才是关键。历史上有没有大臣敢跟和珅对着干的人大臣呢?还真有,只不过并不是纪晓岚,而是状元出身的王杰。

王杰,清代陕西韩城人,名字听起来挺普通,你了解他的事迹后,会被他怼天怼地的性格和胆识折服。王杰出身寒门,中秀才之后,为了养家糊口,他到巡抚陈宏谋府上做幕僚,却没有放弃科举之路,属于半工半读。凭借过人天分和辛勤努力,王杰成为学霸,先是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举,之后又在会试中名列第三,以压倒性优势进入殿试,乾隆皇帝大笔一挥,钦点王杰为当科状元。


性格直爽的他,只要认为自己有理,谁的面子也不给,无论对方是谁,哪怕把刀架在王杰脖子上,他也绝不会皱一下眉头,跟传说中的“平头哥”颇为相似。自从入朝为官,王杰就开启了怼天怼地的模式,直至生命走到尽头,脾气始终没有改变。


首先,王杰回怼同科考生。会试结果出来后,一些山东文人非常不服气,觉得王杰不配当状元,只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走了狗屎运罢了,把他堵在门口,并出了一个上联:“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意思很明显,齐鲁之地人才辈出,暗指王杰才华不行。王杰岂能吃亏,毫不犹豫用下联回击:“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


其次,王杰多次让和珅难堪。位高权重的和珅,又是乾隆身边的大红人,满朝文武无不争相巴结,唯有王杰例外,他不但从不主动跟和珅套近乎,还不止一次让和珅下不了台,朝堂之上与和珅对着干,一副“你奈我何”的姿态。和珅恨不得把他暴打一顿,或者找机会弄掉王杰的乌纱帽,可是王杰为官清廉,且办事能力强,丝毫找不到任何缺点。

既然排挤不掉他,和珅就改变方式,决定讨好王杰。有一天,和珅主动拜访王杰,并拿出收藏的名画请他点评,若换成别人,肯定会阿谀奉承,称赞和珅眼光独到。但是,王杰看都不看一眼,讽刺地说道:“都说和大人贪图财利,看来真是如此。”和珅气得直瞪眼,却又不敢把王杰怎么样。

过了一段时间,在退早朝之后,和珅紧跟王杰步伐走出宫殿,指着他的手笑着说:“状元的手就是不一样,一般人比不了。”王杰毫不犹豫回怼道:“哎,好是好,就是我这手不会捞钱。”和珅哑口无言,灰头土脸火速离开。王杰怼和珅的事迹还有很多,和珅却拿他没办法,验证了那句“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歇后语。

王杰虽然与和珅是死对头,却深得皇帝器重,官职一天比一天高,不仅出任军机大臣,还成为东阁大学士,做事谨慎,从不结党私营,也不趋炎附势,这也是王杰身居要职却不被皇帝猜忌的主要原因。乾隆死后,嘉庆立马宣布和珅几十条罪状,并让王杰参与审查和珅的案子,王杰成为和珅至死都没战胜的对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历史上敢跟和珅对着干的大臣,并不是纪晓岚,而是状元出身的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