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崇尚孔孟之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思想深入人心。
然而,读书的本意究竟为何?读书本应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杜威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索新大陆,如征服新土壤。
佛兰西说,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以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
1、读书之兴味
说起读书之兴味,也就是读书的兴趣,有的来自内在,有的来自外在。
为拿到好成绩为父母争光,为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寻觅一份条件更好的婚姻,都是来自外在的兴趣,心理学上叫做外部动机。
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求知,为探索,不断深入,这些是来自内在的兴趣,心理学上叫做内部动机。
这感觉就像我们读《三国》、《水浒》、《红楼梦》,或是现在的畅销小说,大家在读的时候完全不会如同嚼碏,硬着头皮往下读,而是欲罢不能,放不下手,读完了还想读。
如果在读书时,心理盘算着考试能不能过,能不能毕业,能不能找到一只金饭碗或者铁饭碗,能不能娶到一位漂亮老婆,或者能不能嫁个好老公,这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读书。
真正的读书是兴趣来的时候,随手拿起书,沉浸其中,享受读书之乐趣,而不是承受读书之煎熬。完全发自内心的喜欢,在内部动机的驱动下读书,像读畅销小说一样来读专业书,那么,想不成名成家恐怕也难。
2、读书之气味
就像我们平时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丘之貉”、“臭味相投”。人和书之间也要讲究个气味相投。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欢榴莲的人趋之若鹜,不喜欢的人避之不也及。
有人读了半辈子书,仍不知味,虽然拿到了“学士”、“硕士”、“博士”,可一考完试,恨不能把书都统统撕掉,此生,再不想看到它们。
这就是所谓的“强读书”,出于来自父母或者社会的种种压力,选择了一个别人或者大家认为好的方向,勉强拿到了文凭却与它老死不相往来。
所以说,要想读书读出味来,首先得先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哪, 方能体会读书之滋味。读书读出味来,才能体会读书带来的甘甜。读书读出味来,才能体会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的畅快。
3、读书之韵味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果我们把眼前的苟且比做俗气,那么诗和远方就可比做雅气。读书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摆脱俗气。
宋代文人黄庭坚说,人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然而,在这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有太多太多的人只看脸,觉得只要脸蛋漂亮,身材娇好,人便是可爱的了。有人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皓齿朱唇,不可不称之为美人,然而一说起话来,便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此种人美则美矣,当花瓶、当模特,看一看、摆一摆是可以的,然而却不想与之深谈。有人颜值一般,与之谈话却言语有味,姿态优雅,风度翩翩,让人觉得可爱。此种人则让人觉得相见恨晚,想进一步与之深谈。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曾说,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态等于三四分。读书不是面膜,不是护肤品,不能让皮肤变好,不能将颜值拉高。然而,读书却可以增加姿态,修炼谈吐,使人更加有风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了。对于女人是这样,对于男人,亦然。
4、读书之乐
林语堂说,他认为最懂得读书之乐者,莫如中国第一女词人李清照和他的丈夫赵明诚。他们夫妇虽然受经济之困,依然典当了衣服买水果和碑文,想象他们两人一面剥水果,一面赏碑贴,或是一面品佳茗,一面校经籍,这是如何的清雅,如何得了读书之真味。
如何才能找到读书之乐?前面我们说了读书要找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读,每个人兴趣不一样,不能强人所难。也不必要求自己读遍天下所有的书,没有什么书是非读不可的,选择喜欢和适合的就好。讲到适合,也就是选择的书要符合自己的认知水平。
孔子说五十可以学《易》,也就是说四十岁、四十五岁都还读不懂,不能读。学问是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出来的。而且同一本书,在不同年龄、不同情境下看,又会有不同的领悟。就像《红楼梦》,小时候懵懵懂懂看一遍,大学时认认真真看一遍,工作后才知道大观园就是职场现形记,人过半百再看时,却发现原来很多地方都还没看懂。
读书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找到了可以与你琴瑟合鸣的作者,就像找到了精神上的情人一般,自然不会觉得苦,而是乐。找到思想相近的作者,心中便会觉得痛快非常,如触电般被击中。至于谁是与你气质相近的先贤,只有自己才知道,愿君能够觅得知心人,享受读书之乐。
人生是一场修行。读书是一个过程。每一次读书都是通往下一步的台阶,一个问题引出下一个问题,读完这本书又去翻阅下一本。
不必太在意结果,享受过程,结果自然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