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每个人都很匆忙。借用第九主持小组的总结词“人的一生充实点、忙碌些没啥不好。临近学期末,任务繁重,要解决的事接踵而来,但一件一件的去解决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没听说过有哪一个人会不怕考试。学生和考试的关系,就如同“猫和老鼠”——合不来又离不开。
前一周做了一次小测验,测验结束后我问娇玉和盼奇,“感觉怎么样?”
大家一致觉得:“懂了还是感觉不太会,概念性的问题依然需要重新再翻一下书。”
但是那回答的口气相较于期中考试之后的对话,我明显感觉大家自信了许多,大家已经适应了这个学期的学习方式,
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
本学期,我们课程最大的特点在于:概念性知识最多,理解性的内容较多,计算性内容相对较少。
那么,对于这样的课程或者这样的知识内容,我们应该怎么样“学习”?
可能很多的同学产生了疑惑:“我每天都认真听课,从不缺席。老师让我们预习,又让我回答问题,又让我参与讨论,又让我画思维导图,又让我写讨论总结,怎么——老师,你就是“教不会”我?”
这是老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
二
在《静悄悄的革命》中,佐藤学这样来解释学习:“学习不是记忆;学习是对已有观念和看法的理解;学习是与客观世界、与他人、与自身的相遇和对话!”
抽象点说,学习是一个“三维一体”的奥斯卡影片。
1、学习者为主体演员。
2、通过实践与外在的世界建立认知联系,构筑第一维经验;
3、第二维的经验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性交往而建构起来,这个“他人”包括伙伴、老师、家人、甚至你的仇敌;
4、最后一个维度,是和自身的交往和对话,建构自我修养的伦理性。
专家解释说,这是一种文化性实践、社会性或政治性实践和存在性实践。
有人不解了,说了半天没有说到点子上。到底是老师没有“教会”我?还是我没有“学会”?
我应该是努力自己背书去“学会”知识?还是天天听你叨叨让你“教会”我?
三
王辉霞老师说:“真正的学习是一种对话与修炼的过程。”
首先,如果教可以“教会”的话,那么,估计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刘翔,都可以成为李开复,都可以变成李嘉诚。
知识如此丰富!父母、老师、教练可能“教会” 我们多少知识和技能?更何况现在的教育提倡“放手教育”,提倡“非热心教育”。
那么,知识是“学会”的吗?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习并不是通过“学”而习得的。“以学为中心”其实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主体性神话”!如果对于上一篇我的写作还有印象的话,“以学为中心”的学,其实存在许多歧义。
佐藤学的学习观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指出:学习的过程指的是学习者“以事和人”为媒介,通过活动建构知识、世界和自我的意义和联系。
这些知识也许并不存在于教师的口中,也不存在于教科书当中,这些知识是存在于学习者的思维之中。只有学习者具备有这样的思维,并将其作为工具和其他的人进行沟通,继而可以产生新的认知,这个过程,才可以称之为“学”。
所以说:学习是相遇和对话!
四
继续解释一下,学习的两个过程:相遇、对话。
相遇:指的是学习者对于外在的事物、人物,以及客观的世界要有一定的接触,并产生一定的关联。
对话:指的是学习者与自我、与他人、与抽象世界要有一定的共振。
正如《论对话》中,作者伯姆指出:真正的对话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聊天、辩论、商谈或者谈话。
一个真正的对话,不仅仅只体现于语言沟通这种表层的含义;“对话”是要跳出自我,从而探索人的思维和本质;通过对话,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身份和角度来觉察和省视自己的观念等,纠正那些错误的意识,并且让自己的“潜意识”成为自我的“意识”。
荣格说:“那些潜意识,如果没有意识化,就会成为自己的命运。”
所以“对话”是一个动词,它是一个识别、修缮和创造的过程,是一个改变自我、反省自我、优化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非常重视对话。利用一切可以对话的途径,让大家开口发言——讨论,小纸条,提问,作业,反思,总结,每一种方式的运用,其实都是一种对话。
学习的两个过程,相遇和对话,是知识学习最关键的手段。
尤其是面对当前网络信息的不断兴起和发展,知识的来源越来越丰富。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成为了抵达知识彼岸最关键的方式。
不断的“对话”,不断激活自己的大脑,不断的改变自己的意识,优化自已的行为,学习又何尝是一个“难事”!
五
所以说,学习就是一场对话和修炼。课堂上的“教”只是一种方式,自己的“学”也只是通往“学会”的一条途径,这两样“学习”都不能真正抵达知识。
多与世界对话,与客体对话,与自我对话,这就是课堂的三重对话。
借用王辉霞老师的理论,结束本次讨论——学习本身是合作性的,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合作,与各种各样的思想碰撞,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想。那些业已懂得的、理解的东西,即使是滚瓜烂熟,也不能称为“学习”。
学习是从已知的世界出发,探索未知的世界之旅;学习是超越既有的经验和能力,形成新的经验和能力的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