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爷爷奶奶

又是一年清明。爷爷走了快十年了,奶奶也走了两年了。十年竟如弹指一挥间,两位老人的音容笑貌还刻在心头,恍如昨日,却已经年……

记事起,我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一直到小学三四年级,爷爷调回县城,分了房子,我才和奶奶分开。奶奶就是我儿时的依靠,最温暖的记忆。还记得小时候,南方的冬天又湿又冷,但只要奶奶在身边,总是会提前用热水袋把被窝烤得热热乎乎,钻进被窝就像进了奶奶的怀抱,能安心地睡一晚到亮。

奶奶是旧时代妇女,没有读过书,不认识字,见识、处事难免有些偏颇。姑姑、老妈也经常念叨爷爷奶奶偏心、几个儿女一碗水端不平,是家庭矛盾的根源。这些我都不管,爷爷奶奶再有不是,对我来说,都是唯一,都是无条件相信和依赖的至亲。

2010年,爷爷过世。那年我刚刚工作不久,老爸怕影响我工作,没有告诉我。

爷爷走后,没有收入来源的奶奶就一个人生活。爷爷留下了房子和一笔钱,留下遗嘱说奶奶在世时房子谁都不能动。最初几年也还好,奶奶生活自理,性格又外向,还有几个老朋友时不时逛逛街。那时我已经工作,每年也就过年回去,在奶奶那儿也待不了几天,经常是匆匆停留,有时饭也顾不上吃就走了。当时的自己哪里知道,时间不等人;哪里知道,奶奶一定很想我能留下来多陪她几天……想起小时候,奶奶给我讲好多故事——熊阿婆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听一遍又一遍。再大一点,每次去爷爷奶奶家,不管有没有吃过饭,爷爷奶奶总会搬出我喜欢吃的零食塞到手里;每次出门,奶奶都要千叮咛、万嘱咐:“幺儿,过马路要慢点哈。”后来我来了北京上大学,第一年寒假回去看奶奶,奶奶说:“幺儿,自从你去了北京,我每天晚上都要看北京的天气预报。”

奶奶满过80之后,身体明显差了很多。有一年冬天摔了一跤,髋骨粉碎性骨折,几乎就是无法站立,靠轮椅生活了。一个没有收入来源的残疾老人,成为很现实的负担。爷爷奶奶生了5个子女,除了大姑早逝,剩下4个子女没有一个主动站出来承担照顾奶奶的义务。奶奶还在医院,不孝子就把爷爷给奶奶留下的房子卖了。我最后一次在医院看到奶奶,老人家红着眼圈跟我说“幺儿,没想到我几老十岁了,还要受这个苦……我现在是无家可归了呀……”我在医院大哭一场,心里想着等奶奶可以出院了,我去租个房子,请个阿姨来照顾她老人家。他们不是都不想管吗,行,我来管!然而,几天假期结束,回到那个着急上火的城市,着急上火的生活,心里说过的话也就不了了之。

再后来,奶奶出院了,他们把奶奶送到一个乡下养老院,我去看望过几次,原本富态的奶奶,腿细了很多,假牙早就不戴了,嘴完全瘪进去。我问奶奶每天吃什么,她说每星期吃一次饺子,其他时候要么是稀饭,要么是面条。我转过身擦了擦眼泪,走的时候给了养老院的阿姨几百块钱,让她帮忙多照拂一下奶奶。虽然心里知道可能这些钱,到最后可能真正到奶奶身上的不到两顿饺子,可当时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

18年年初,接到电话,奶奶过世了。自爷爷离世后,我有时会想象,如果某一天听到奶奶过世的消息,我会是什么反应?大哭?流泪?情绪失控?立马买一张机票飞回去?那是我最亲的人。然而,实际上都不是,我没有哭,甚至一滴眼泪都没有掉,只冷静地问明了情况。最后仍然没有回去。原因可以有很多:老大肺炎刚刚好,老二刚刚满月,丢不下孩子……原因也只有一个,奶奶已经不在了,再回去看家里为老人后事争吵有什么意义呢?

奶奶生前,最爱干净,最后几年就算一个人住,家里也整整洁洁,卫生间、洗手台没有一丝味道。我现在几乎无法想象,奶奶是如何忍受私人养老院的环境,又是如何度过生命中最后的两年。

奶奶走的时候是夜里,身边一个亲人都没有。奶奶爱热闹,走的时候却如此孤独。每念及此,心如刀绞。

19年年初,奶奶过世一周年。有次出差,回京正好坐了一趟早班火车,整节车厢只有我一个人。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城市,想起奶奶,突然悲从中来,哭了整整三个小时。想起自己18岁离开家,到现在十几年里,追逐些什么、获得了什么,坚守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每日奔忙中,偶尔也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是重要的?我以为重要的,却没有真正放在重要的位置;曾经以为的身外之物,却无时无刻不在牵绊影响我的情绪和判断。就好像蔽日的黄沙,蒙住了我的眼,就好像慢性的毒药,麻痹了我的心,甚至连身体和内心的一些感受,都感觉不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奶奶生前,念叨了好几次想来北京看看毛主席,毛主席是奶奶的偶像。我让老爹找时间带奶奶来,一开始老爹说自己没退休,后来退休了他又返聘,最后竟一直没能达成奶奶这个心愿。如果时光能倒流,去他的什么工作,我一个人也要带奶奶去天安门,去故宫,去长城,去颐和园……奶奶爱新鲜、乐于接受新事物,一定会很喜欢北京。可惜当时的自己还不够独立自主,很多事情只是想想,没有想做就做的决心。也许要看过了亲人的离开,生命的脆弱,才更明白每一天要怎样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怀念我的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