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绿皮书》探讨怎样能讲出一个好故事

生活中需要故事,电影、小说、电视剧都是故事,故事带给我们娱乐,故事带给我们知识,故事也让我们深思,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被故事影响,被故事所吸引,那什么是好故事呢?

美国作家丽萨·克龙的《你能写出好故事》可以教会我们。

好故事必须时刻引人关注、非常真实、与读者之间无隔阂,容易让人代入角色。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绿皮书》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整部电影只有两个主人公黑人钢琴家和白人司机,黑人钢琴家雇用白人当司机载他到处赶场去演奏,就这么简单的故事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让我们揪心、激动、含泪地看下去,我们对黑人钢琴家所遭遇的种族歧视和不平等一直牵挂于心,就想知道他最终的结局;这是一部真实发生的故事,我们对主人公有着真实的爱恨情仇。

图片发自App

故事与情节不同

一件事从开始到结果的整个过程不叫故事,叫“情节”,故事是主人公经历一系列的情节后产生的内在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才是故事。也就是没有变化不成故事,流水账式的文章只是记录而已。

《绿皮书》中黑人钢琴家和白人司机从很难相处到最后成为朋友,两人最终内心产生翻转性变化,这是故事。

情节就是白人司机载着黑人钢琴家完成一场又一场的演出,黑人博士遭遇各种经历和不平等。

很明显,令我们魂牵梦绕的是两位主人公内在的心理想法与变化,而不是情节将如何发展。

情节,我们只需要看编剧如何构筑就行了,而对于人物的感受与经历的心路历程,我们会不自觉地去想、去预测。

如何创作好故事呢?

有一种说法是:请打开文档,直接动笔或键盘,顺着思路的流淌,将一个故事创作完毕即可。

这是天才的写法。

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吸引读者的是什么呢?是故事情节吗?

我们的大脑不仅仅通过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情才能习得经验,它也能通过观察别人的状况进行学习与分析,并思考“如何应对才更利于我们生存”这个问题,制定预应方案,以便我们今后如遇到类似状况得以更好地作出反应——

所以,我们为什么需要读一个故事——这能帮助我们习得经验。

而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我们的大脑也进行了一定的进化升级,它要学习更多的经验,不仅仅为了生存,更要生活得丰富多彩。所以它本能地驱动我们去读一个好故事。

在故事中经历生活的各种“情节”时,我们就会产生思考,思考的结果就是经验。

而情节指的是,“那些在主人公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毫不留情地驱使他去处理自身问题的事件,不管一路上有多少次他试图停下脚步。”也就是说,我们透过主人公的内在问题与主题来决定需要什么情节(即安排什么事件发生)。

所以当我们看一个故事的时候,我们通过观察人物外在经历的、推动的情节,意识到了他们的内在变化与思考,而这种变化与思考才是大脑可习得的经验。

比如《绿皮书》把黑人钢琴家和白人司机塞进一个汽车里,这两个人会使对方心烦意乱;当托尼看到雪莉在南方受到的待遇时,他将开始失去他随意的种族歧视;钢琴家会对他的驾驶员表示勉强的尊敬甚至爱戴;硬汉会变得更有教养;紧张的家伙会放松下来。

图片发自App

这也是驱动读者坐想行思,即使放下书看完电影还在挂念着故事的动因——所以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如何才能牢牢抓住读者大脑的吸引力?

给它经验!

而大脑本身吸收经验的机制是通过观察到的具体事件,自行总结得出的经验才会令它兴奋,与之相反的,苦口婆心的念叨只会令大脑神游物外,所以,人生教导条例手册再有道理再丰富也远没有一个故事能打动人。

所以创作的指导原则就是:围绕人物的内在思想变化来设置必要的情节。那么围绕这个原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人物的内在思想会变化?他需要解决一个内在问题,或说,内在的矛盾冲突。

比如《绿皮书》黑人钢琴家觉得语言文明、行为礼貌、衣冠楚楚、有远超于白人的优越能力是他能逃离他的黑人种族观念摆脱黑人身份的途径,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路上他不停地遭受白人对黑人的各种歧视和限制,为他提供服务的白人司机可以享受正常的待遇,这和他做了鲜明的对比,这是电影《绿皮书》的内在冲突。

我们了解了故事的本质讲的是由情节来体现的人物内在变化,而真正要开始创作,我们还需要一个主题。主题是指通过人物的经历及其内在变化,作者想要说明的东西。

也就是我们创作这个故事的初衷,我们期望通过故事传达给读者的东西,比如说“比起性命来说,更难拯救的是人的思想。”(鲁迅 《药》),电影《绿皮书》的主题则是消除种族歧视,白人黑人应该是平等的,全世界的人们都应该平等友好成为好朋友。而主题也常常表现为作者在故事中展现出的人性——

图片发自App

故事中的人物对待彼此的方式往往能反映出主题,因此它决定了在故事展开的这个世界里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主题常常决定了主人公的努力最后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他多么英勇。

通常来说,“主题揭示出你对人性中某个元素——忠诚、怀疑、勇气、爱——如何决定人类的行为所持有的看法。”并且它“绝不笼统空泛。以‘爱’为例:主题不应该是泛泛而谈的‘爱’——而应该是你想要表达的关于爱的某个特定意义。”

例如:爱是愉悦的;爱是徒增苦恼的;爱是无聊是空虚爱是世间唯一的真理……

而电影《绿皮书》探讨的是人性的平等,种族的平等。

故事的结尾黑人钢琴家终于消除了最后的顾虑,他勇敢地来到白人司机的家里,白人司机家里所有的家人都热烈地接纳了他,黑人白人在圣诞节这天愉快、热烈地融合在了一起。

所以故事的核心是“变化”,故事主人公一定要有外在目标和内在冲突,好故事一定要围绕焦点让读者感受到而不是作者说出来……这些是我们能当个“好故事品鉴师”的ABC。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电影《绿皮书》探讨怎样能讲出一个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