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哪来改变的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021-11-01

《被讨厌的勇气》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作者岸见一朗将原本高深难懂的阿德勒心理学结合贴近生活的例子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

本书使用对话式的文体,分析了生活中种种烦恼的根源,还一一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仿佛我就是那个迷茫的青年,在哲人的引导和循循善诱下,将我心中的谜团一一解开。

阿德勒的心理学,是把自我从过去,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人生的责任和选择的权利都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应该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不是我们的原生家庭,不是职位比我们高的领导,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伯乐,而是因为我们自己。

承担起这种自由和责任,需要无畏的勇气,这种勇气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词,也是我们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我们清楚地知道:人生是可以来改变的,改变与否,在于我们自己!

① 人生的不幸都是自找的,都是自己没有勇气去改变的结果。

 从我能记事起,到少女时代,高考前后,我父亲去世前后,我反复做着一个相同的梦:半空中悬挂着一个天梯,黑暗中我一个人慢慢地往上爬,脚下是无底深渊,爬着爬着,梯子断了,我坠入无底的黑暗中,一阵心悸,梦醒了。

曾经我反复翻阅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它为我分析梦境背后的心理,带着一种玄妙的,没有依据的,自圆其说的解释,它没有教我怎么做,甚至我还带着一些怀疑,但我选择了相信,因为它能让我感到心安理得。

 渐渐地,我心里有了个结论:我的童年,家庭,给我的底色----是黑白的,不是彩色的。 在很多时候,我都在跟这种底色抗争,想给生活投入一点光,点燃内心的那点光,但那道光,忽明忽暗,飘移不定。

直到我读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阿德勒自身的成长经历和他无数的研究告诉我们: 以精神创伤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就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弗洛伊德错了!

 阿德勒的目的论铿锵有力说:“无论之前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现在的你的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你之所以相信心理创伤,是因为你需要这种创伤为自己裹足不前找了充分的理由。但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你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你下了不改变的决心,你选择了窝在自己的壳里蜷缩,独自神伤,然而这对生活一点益处都没有。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缺乏获取幸福的勇气。

就像完成了一个仪式感,我跟过去斩断了关系,形成了真正独立个体的自我,只要我想改变,一切都能改变。比如阅读,比如坚持早起,比如社群学习。一步一脚印,让自己成长起来。

一种新思想对旧思想的碾压和颠覆,就像跨越过了一条大大的沟渠,走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望和怀疑,而是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地去追求更深刻的思想,去强化和加深新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这也是我对阅读乐趣的一种理解。

② 学会课题分离,专心做自己的“影响圈”

阿德勒说:“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人妄加干涉。因此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如何辨别是谁的课题呢?很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这一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不写作业的后果是孩子会被老师批评或惩罚,所以作业是孩子的课题。

家长的课题是提醒孩子写作业, 引导孩子明白写作业的意义和在孩子寻求帮助时伸出援手。

课题分离在孩子写作业问题的应用中,我的感悟是,不是说孩子不写就真的同意他不写,而是说在平时的教导中,给孩子教育“课题分离”的思想,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而不是让孩子误以为作业100分,功课评优是为了家长的面子。那才是真正导致孩子不愿意学习的原因。

队友选择熬夜玩游戏,这是他的课题。我可以发表我的看法和提出我的期望,甚至我也会有情绪,至于最终他怎么做,我不会妄加干涉,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干涉,因为我自己沉迷在学习中,无暇顾及。

公公婆婆他们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我,对我的改变持什么样的态度等,这是他们的课题。

我对他们表达尊重,并且带着修行的心态去对待和处理跟公婆的关系,我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去要求自己,这是我的课题。即便得不到回应也没有关系。

其本质的核心是我下定决心自我改变,将“人际关系之卡”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任由他人掌握。这与斯蒂芬-柯维的专注“影响圈”而非“关注圈”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生只有一件事》中金惟纯先生说:“活好,只有把自己活好、自我修炼好,那一切的事都迎刃而解了”

向内寻找答案,力量才能从内向外生长,形成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自然游刃有余。

 ③在亲子教育上的应用

说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是实操版的《自卑与超越》一点也不为过,书中提倡的给孩子温柔而有边界的爱,不批评不表扬,注重提升孩子的价值感,建立孩子的归宿感,培养孩子的社会兴趣的合作精神都是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而来。

以表扬为例。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表扬的本质是有能力的人对没有能力的人做出的评价。

 4-5岁的孩子自己吃完了饭,大人经常竖起大拇指表扬说:“宝宝你真棒,你自己吃饭了,你做得真好。” 但是,我们会对自己吃饭的成人说 “你真棒”吗? 显然不会!

可见表扬包含的是俯视的意味,营造了一种类似于上级对下级的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表扬或者批评其实质是胡萝卜还是大棒的游戏,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幼儿园的惯用的赏罚教育,贴小红花,积分等,就是为了操纵孩子。 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很容易产生以获得表扬为目的,容易形成为满足别人的期待和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依靠外在的驱动而非内驱力。

 阿德勒提倡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采用鼓励法。 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因为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

鼓励有助于找回受挫的勇气。 孩子乖乖地独自吃完饭,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谢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的真实喜悦。

“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很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的时候,就会产生自己是个独立个体的意识,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认为自己有价值。

阿德勒说:“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

鼓励,让孩子获得直面课题的勇气,产生内驱力,才是真正的永动机,激发孩子自己走下去,闯出去。

薇娅在《人生是拿来改变的》一书中说:“ 每一次的改变,我从来不给自己退路,而是全力以赴,奔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正是这种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心,让我无往不利,每一次努力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那么,我们也拿出改变的行动吧!行动+坚持,我们一定能遇见全新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是哪来改变的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02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