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一、社会与学校对于大学生能力的衡量标准不同。

社会更注重一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二者相结合,理论为辅实践为主;而学校则更在意专业技能的培养,考研、考英语、似乎还是离不开传统应试教育的范畴,大学生出了校门感觉除了专业课之外什么都不会。

二、大学生对职业缺乏足够的认识以及合理的规划。

多数大学生四年来处于“象牙塔”似的大学生活圈中,社会实践严重不足,人脉途径单一,加之对找工作准备不充分,甚至出现了一些所谓“赖校族”,逃避找工作压力,不愿离开校园的保护。

高不成低不就。

2000年9月,遂宁市射洪县曹碑镇中学的考生王豪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在小镇引起了轰动。今年7月,他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了,此后4个月忙于找工作,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王豪回到了故乡,11月6日,悲观失望的他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选择了自杀。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去了,他的父母为之悲痛欲绝,朋友为之扼腕长叹,到底是什么原因酿造出了这出悲剧呢?一名成绩如此优异的大学生,难道同样无法逃脱‘毕业即失业’吗?

事实上王豪毕业后为了找工作,辗转国内很多一线城市,但不是他看不上眼,就是人家看不上他,工作问题一直未解决。王豪因为在校学习成绩优异,在面对就业问题的时候,他自然把目光放得更高,是这个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造成了王豪的悲剧。找不到一份好工作,毋宁去死,这样一种择业观让人震惊。

结合以上事件,我们总结几处要点,告诉大家如何避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况。

理论结合实践,避免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本是两个不同概念,目前的大学教育体制对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更强,老师授课结束后不会再给学生做过多讲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或寻求其他途径加深理解和记忆,脱离了中小学时期填鸭、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要想学以致用需要大学生制定周密的计划,因此管理课余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可参考一些时间管理法则,找出恰当方法。

参考目标管理法则,理性判断方向和定位。就业属于一个先选择、再分析、最后决定的过程。学习目标管理法则,有助于我们理性分析自身优劣、找准择业方向。一般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实施:

1.制定目标,包括制定目标的依据、对目标进行分类、符合SMART原则(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ound)、目标须沟通一致等;

2、实施目标;3.信息反馈处理;4.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

摆正就业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讲究淡然平静的心态。不以己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找工作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为人生理想增添精彩旅程,本是崭新人生的开端而非结尾。目标更需逐个达成,登高方能望远。

职业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对于面对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来说,打好基础是关键,一部分初入社会的就业者们可能专业技能优秀,但缺乏一个施展和学习的平台,这个时候应结合自身条件,寻求良好契机。

久职大学生成长社,关注大学生成长,带你开启成长学习之路,教你赢在素养!

你可能感兴趣的:(导致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的原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