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中国:大浪之中,凶悍前行

回忆起来,2018年对于中国创投行业而言是无比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空气里长久弥漫着寒冷与焦虑的“味道”,也同样是在这一年,经纬中国以全年109笔的投资成绩,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10年。

来 源丨长三角NewBrand

作 者丨周子微

1

这是关于三个男人的故事

把日历翻到2008年1月,彼时的经纬中国(经纬创投在中国的联合公司)刚刚诞生于三个名叫邵亦波、张颖和徐传陞的年轻人之手。那同样也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金融海啸席卷了全世界的每个角落、中国互联网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用户基数,而雪灾、地震为所有中国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痛。

或许,在这样一个时间成立也注定了经纬中国必然会以一种“凶悍”的性格,在日后翻越重重高山成为中国最具个性的VC机构。

事实上,经纬中国在成立之前已经对外出手了:2006年3月参投了奇虎360的A轮融资,时隔8个月又继续参投了奇虎360的B轮融资。这种做法很“张颖”——作为自家机构的灵魂人物,他的强烈性格总是饱受争议。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 张颖

1973年出生的张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上海情调,在跟随父母移民美国后经历了一个介于主动适应和被动兼容间的青春期。成功拿到加州大学生物学学士后,他开始了3年的研究所工作。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张颖被一位“别人家的父亲”深深影响。这位美籍菲律宾华裔的首富,“从商业上,创业上、乃至投资上,综合下来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刺激”。

被影响的张颖选择了去西北大学继续攻读生物科技和商学硕士学位,而这个决定也促成了他毕业后敲开了所罗门兄弟的投行部以及荷兰银行的大门。30岁的时候,张颖被企业派回中国,在未成立经中之前也成功投出了分众传媒。

经纬中国的另外一位合伙人,邵亦波则是充分的诠释了“开挂的人生”。11岁的时候,在150万人参赛的首届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竞赛中获全国第三;高二时候已经成为了哈佛的学子。1999年回国创办了易趣网,用4年的时间将市场份额做到了90%,1年后又以2.25亿美元的价格将网站卖给了ebay,同时保留了30%的股份。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邵亦波

生活的况味总是糅合在一些巧合之中,如果易趣网没有被卖掉,今天的电商之战会是什么状况?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还是否能取得今日的高度?

与张颖“彪悍生猛”的风格截然不同,徐传陞的性格标签则是稳妥、冷静。大概正式因为这种奇特的互补才能解释为什么经纬中国总能在看似批量式的投资事件中踩准关键节奏点。

徐传陞出生于马来西亚,在新加坡完成了少年时期的成长与求学,后顺利拿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工程的学士学位。2000年他正式开始了VC职业生涯,同时也遭遇了令所有互联网人心有余悸的互联网大泡沫。

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

在加入经纬中国之前,徐传陞是华盈创投以及其后的KPCB中国的联合创始合伙人。2000-2008年间,他主导投资了百度(NSDQ:BIDU)、瑞声科技(2018.HK)、康辉医疗(上市后被美敦力收购)、P-Cube(被美国思科收购)以及其他成功案例。

严格来说,经纬中国成立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个黄金周期、创投行业也完成了第一次回归理性的调整,但同时新旧秩序交替的序幕也开启了。

2

凶悍的风格是怎样炼成的

在十周年庆典大会上,徐传陞为经纬中国10年的成绩打出了70分。那么,我们拆分一下这个70分的实际构成。

自成立以来,经纬中国累计完成了779次投资事件,投资企业超过500家。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投资笔数一直保持在100笔以上,即使是在其他机构在行业调整期不得不放慢脚不时,经纬中国依然在采用“广撒网”的战术。

这是一种“厮杀感”很强的节奏。

按照传统风投的投资逻辑:组建少而精的团队狙击少而精的项目,以仅有的投中项目拉升超高回报率。就这一点来说,经纬中国的风格确实值得争议。

经纬有近100人,30多人负责投后管理,40多人做投资。投资团队有8个垂直小组,投资按领域划分,每个人关注1.5个行业。

以2018年清科集团所版本的创投榜单为例(榜单仅供参考),排名前十的基金要么就像红杉与IDG一样是老牌机构,要么就以顺为与高榕为代表的青年选手也保持着小步慢走的风格。

(上图节选自投资界)

如果仅依赖人海策略,那么经纬中国最多也只能贴上一个“最活跃VC”的标签,而他实际上的投资成绩是怎样的呢?

考虑到创业公司的成长路径与现实环境,此处以经纬中国近三年的投资数据为分析样本。在其2016年2018年的336笔事件中,有161个项目走到了下一轮,占比47.9%。而IDG的这一比例为48.8%。

就退出项目而言,根据经纬中国公布的数据:近三年退出的项目累计达到65个(含IPO / 股权转让退出 / M&A / 重组 ),退出率约为19.34%。

为了中和数据获取上的偏差,这里引入其他第三方对经纬中国退出率的统计与表达。某创投媒体测算2016年的经纬中国退出率仅为5.5%,同年红杉与IDG的退出率则达到16.6%、22.6%。

而另一份创投数据库则显示,经纬中国仅在2010-2015年间的退出回报率已经接近30倍。

乱“数”渐欲迷人眼。

虽然无法获取官方且全面的信息,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参考经纬中国近年来的投中项目与募资额,以期对数据背后的真实提供另一个角度的推测依据。

经纬中国明星项目节选

经纬中国的项目组合中,目前估值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达到50个,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包括:奇虎360,ofo、陌陌,饿了么,猎豹、滴滴、猿题库等。

据《2018第三季度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显示,截至9月末,经纬中国共计捕获独角兽企业18家。而这18家中,经纬中国首次进入的轮次仍为早期,有11家为A轮及以前。综合经纬11年来的投资轮次偏好来看,主要集中于泛A轮与泛B轮。

在风投圈,机构的募资能力基本决定了前半程的胜负。

经纬中国对所公布的2017年募资额为1323亿元。而2018年,尽管沪指全年跌幅25%、IPO审核趋严、资管新规出台,甚至是在创投税收的雪上加霜的情况下,经纬中国这一年的募资额仍然达到了1172亿元。

正如本篇开端所描述的那样,PE/VC在昼夜难安的18年艰难过冬,缺钱有如噩梦却成为了常态。

张颖说:“投资人就应该歇斯底里的做好退出”。综合投资笔数、投中项目、退出率、募资额的考虑,经纬中国始终在以略显歇斯底里的状态,厮杀在中国创投的风起云涌里。

3

为何生而不同?

经纬在去年5月发布了一条纪录片,名为生而不同。在中国VC史中,经纬不是最老牌的、也不是综合素质分最高的,但它无疑是最有风格的:不掩饰野心、不粉饰失败。

经纬的三位创始人:凶悍的张颖、冷静的徐传陞、天才的邵亦波,他们风格迥异,却都在重复一件事,做最不一样的VC机构。

经纬中国拥有最与众不同的投后团队:6个team,包含法务、PR/市场、医疗、财务、HR、资本,最大限度的丰富“以创业者为主”的体现。

经纬中国拥有最不一样的陪伴情怀:早期介入项目,在创业者低潮期依然给予最彻底的尊重与完整的帮助,用稳定的耐心与其他手段等待创业项目的成长。

从某一方面来说,VC与优质项目会在双向挑选、试探的过程中,选择最对胃口的一方进行合作。除去对项目要保持灵敏的嗅觉、深度的洞察能力外,顶级机构还需要展现出人格化的品牌温度。就这一点来说,11岁经纬中国走的虽然凶猛与激烈,但却是成功的。

经纬在纪录片里表达了自己对错过京东、小米、头条的懊悔,尽管自己现在也捕捉到了同样优质的独角兽。

但是在创投这个零和游戏中,所有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买单。

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从淘金1.0迈入了炼金1.0,资本作为机构最重要的弹药库固然关键,但是在寒冬之中,可以陪伴创业共历时艰并对他们投后赋能,也同样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纬中国:大浪之中,凶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