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臧武仲,名字叫臧孙纥。他因为得罪了孟孙氏,逃离鲁国,先逃到邾,然后折回他自己的封地防,给国君写了一封谦卑的信:“我的罪,还不至于不能祭祀家庙,我也没有想危害国家,只是智慧不够,让人猜疑。事到如今,也不敢再提什么要求,只是希望能让我的后人,还能守着祖坟和家庙,不要绝了祭祀!请答应我这点小小的请求,我一定离开鲁国!”鲁君继续封他的后人在防,他离开鲁国,到了齐国,还得到齐国重用,颇有建树。
孔子说,臧武仲实际上是据城自守,他说他不是要挟国君,我不信。他卑辞请封后人,潜台词则是你不答应我,我就要铤而走险,别把我逼急了而已。
臧武仲很有智慧,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诚意。智慧再高都不够,都做不下去,只有诚意能做下去。
❤️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昨天晚上的一周年颁奖晚会,大家都听了没有?是不是感到热血沸腾呢?我相信如果你听了,看到战友们有那么深刻的感悟,你也一定会被感染的。我们一直说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那么只说还不行,还要知行合一。
我们还是继续来学习论语,按照惯例先复习一下昨天学到的内容。
❤️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说的是难得一见的孔子向别人打听别人,过去都是弟子或者说朋友、国君、大夫像孔子提问。
他向卫国的一个大夫公明贾去打听另外一位大夫公叔文子的为人,求证一下,传言是真的吗?这位老夫子真的不言语,不笑,不取利吗?
公明贾回答说:传言有点过了。事实上呢,这位夫子,就是老人家,不是不说话,是到了该说的时候才说,说也不多说,恰到好处,所以别人不讨厌,很喜欢。
他不是不笑,而是该笑的时候才笑,笑得恰到好处,所以人家不讨厌。他也不是不取利,而是有原则的,该取的才取,不该取的不取,所以人家不讨厌。
听了公明贾的话以后,是不是觉得这个人真的是高手,深谙中庸之道,他既不过也不不及,这不就是孔子眼中的君子吗?不就是他要求仁的标准吗?
可是在孔子心目中,君子也罢,或者说是仁也罢,他都要求极高,能够真正把握好分寸的不多。
所以他说:其然,是这样吗?岂其然乎,真的是这样的吗?
这个语气里既有不相信,也有赞叹。
他要真能做这样的,你真的太不简单了。
这里面其实大家应该能够有点感受,我们要求证,要思考,而不是照单全收,听听他人的意见,然后再去仔细琢磨,以求确认。
好了,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的内容之后,我们再来学习新的一章。
这一章依然讲的是臧武仲。臧武仲这个人在论语里面是大大的出名了。
我们先来看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简单的翻译过来,就是臧武仲在防这个地方,请求国君让他的后人继续在鲁国担任大夫,世袭贵族,然后他出走外国。
看他言词很谦卑,好像没有要挟国君,但要说他真的是这样,我是不相信的。
这句话只是这样看的话,我们不明白怎么回事,必须要对这一章的背景加以了解。
臧武仲到底是什么人呀?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孔子对他的智慧那么认可?可是对他的仁德品行却有所质疑?
我在这里就和大家好好的聊一聊臧武仲这个人。
他叫臧孙纥,是臧文仲之孙,臧宣公之子,是鲁国的大夫,封邑在防,现在山东费县的东北。
他早年长于宫中,深得鲁宣公夫人喜爱,并被立为臧氏的继承人,曾任司寇,也就相当于孔子担任的那个角色。
可是在三桓之中,不是三家权臣嘛,他受季孙氏喜欢,却被孟孙氏厌恶。
因为得罪了孟孙氏,不能见容于鲁国,后来就出走了,先是到了邾国,后来又逃到的齐国。
孔子在这一章里说的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这段期间的发生的故事。
前面章节我们也讲过,齐国的国君看好臧武仲中这个人的治国之才,齐庄公要给他田地,可是这个人他非常智慧,知道齐庄公不能长久,便设法拒绝了。所以后来齐庄公被杀,他没有受到牵连。
后来的国君看到臧武仲大夫的治国之才就允准在绝佳位置选址,盟誓驻台,训练兵马,垦荒屯田,走富国强兵之路,点将台从此依然未来屹立于青齐北部,雄居大齐中心地带。
这个“臧台”一名保存至今,他在齐国受命之后,实行“重农桑,奖耕织”的政策,让百姓繁衍生息,“齐纨鲁缟”闻名天下。经过时间不长,这个地方已成为繁华地带了。
都城临淄: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所以齐国因此而非常自强,位列诸国之首,相当于现在美国的位置。
后来齐国国君为壮齐威,下令:在点将台西北方1500米处,再筑一台!名曰:马陵台。如遇战事,两台遥相呼应,互为后援,固若金汤,稳踞青齐以北。
之所以讲这么个故事,是告诉大家,臧武仲到底是个什么人,为什么论语多次提到他,而且孔子特别称赞他的智慧,做一个注解。
咱再来说说这一章。
他在出逃之前,在自己的封地防给国君写了一封很谦卑的信,是怎么说的呢?说:“我的罪,还不至于不能祭祀家庙,我也没有想危害国家,只是智慧不够,让人猜疑。事到如今,也不敢再提什么要求,只是希望能让我的后人,还能守着祖坟和家庙,不要绝了祭祀!请答应我这点小小的请求,我一定离开鲁国!”
话说的很好听,你念在人情的面子上,让我的后人能够有一席之地。至于我嘛,既然不能兼容就离开好了。
鲁君答应了他的请求,封他的后人在防,他才离开,到了齐国得到重用,有建树。
大家想一想,如果说他不是拥兵自重,他离开了防地,本人已经到了邾国,或者是到了齐国,那么鲁君还会答应他的要求吗?
我想不会的!
出走其实是政治流亡啊,哪能还有这么好的待遇,不杀你全家就不错了!
他卑词请封后人,其实潜台词就是:你要是不答应我的话,那我就会铤而走险,到时候造成什么后果,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在这里面,孔子是站在国家的角度,来评判这件事情的。
说封地本来就是国君应该封的,你有罪就该听凭处置,哪能去呈要挟国君呢?
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臧武仲智不智慧啊?他是非常有智慧的!
即便是不能见容于国家,因为跟当权者有矛盾,但是他知道怎么样才能够保全子孙,这一点很重要。
如果他走了,自己的子孙被废了,那就完了呀!拥兵自重,要挟国君达成目的,对臧武仲本人来讲,真的是一种非常高的智慧。
话说的很好听,让国君有台下,有面子,不是说我就这样,你敢不敢,威胁。而是说话很谦卑,听起来入情入理,实际上是有底牌的。
后来齐庄公用他,他能够看出齐庄公不能长久,所以不答应,也不是直接拒绝他,而是找借口,推脱了,就这么算了。
他后来遇到明君,就能够真正用他的人,能长久的人,他就发挥他的才能,让齐国富起来。所以说这个人是相当相当有智慧的,那他也相当的有能力!既有智慧,又有能力,当然备受关注了。
在前面我们也讲过,说一个人不单是要有仁德,心要好,而且智慧要足够。
在这里,臧武仲智慧是足够的,那他又为什么不能融于鲁国呢?
这里面《左传》记载了一个孔子的评述:知之难也。有臧武仲之知,而不容于鲁国,抑有由也。作不顺而施不恕也。
《夏书》曰:念兹在兹!顺事、恕施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做人的智慧是很难,臧武仲这个人智慧到顶了,聪明,太厉害了,很难有的人抵的上。他还是不能在自己的祖国容身,那也是有原因的,原因在哪儿呢?
在于他游走于权臣之间,阿谀谋利,没有守忠恕之道。
所以《夏书》说:念兹在兹,是什么意思啊?就是要念念不忘。在自己身上处理每件事都当它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我们以前说的忠恕之道。
这个事,如果我是当事人,我希望别人怎样,我就怎么样,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忠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道。
做事顺着那道理,施之于人者,守着恕道,其实说的很明白,就是臧武仲聪明绝顶,特别是相当的智慧。
但是在仁上,仁者爱人,就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没有能够真正的处理好。
他在仁的要求,忠和恕也没有真正做到位。所以在三家权臣之间有了利益纠葛,和这家好,和那家不好。
可是事实上谁能得罪呢?可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你不站队也很难,这都是非常考验人的。
所以说做人,光有智慧还不够,还需要有诚意,有仁德。
智慧再高都不够,都做不下去。只有诚能下去,这也是孔子为什么特别强调仁的重要性的根本原因。
这一章其实有很多信息。在孔子看来,做的不对的地方,对于臧武仲来说,他也有他的智慧。
但是这也是孔子在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欣赏你,但不代表我就完全认可你。因为我有一套自己的价值体系。
好了,时间也到了,这一章我们就学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造物中有所了解,明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下一章。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晋文公和齐桓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孔子对他俩做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为什么中间有哪些故事呢?从中我们又能够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明天6点半,我们一起就在这里学习和交流!